罗荣怀 祖国长空守望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罗荣怀 祖国长空守望者

罗荣怀 祖国长空守望者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航空航天业。 航空战略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崛起的大国难以抵挡的诱惑。围绕着航空的,一定是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链、技术进步,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高端论述。所以,当专家这样形容:中国如果研制成功“大飞机” ,其意义不亚于“两弹一星”,不亚于载人航天飞机的时候,并不足为奇了。 在中国现代制造业的产业链中,航空无可争辩地处在顶端,因此可以看到,航空产业的发展经过了几十年的积累,已经到了可以发起冲锋的阶段―― 2007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原则批准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这一决定,让几代中国航空人“大飞机”之梦终于有了落脚的基石。 2007年8月21日,中国国家展团首次参展俄罗斯第八届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枭龙”歼击机、ARJ21支线飞机等一批军、民用飞机模型,成为国际航展上的“明星”。 从“枭龙”的诞生到腾飞,在ARJ21项目“决战年”之际,不断开拓、创新的征途中,我们看到了同一个领军人的名字――十七大代表罗荣怀。 从战机“枭龙”到“歼10”的成飞岁月 在天府之国以西的黄田坝,坐落着一座美丽的地航空城――中国一航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这里是我国生产歼击机的重要基地。40多年来,从第一代成飞人掀开黄土坝的第一撮泥土起,就揭开了成飞人“丹心写蓝天,血汗铸航空”的历史篇章。曾担任成飞领航人的,正是书写航天奇迹的罗荣怀。 “在挑战与困难中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在拼搏前进中报效祖国。”随着2003年8月25日,“枭龙01号”战机首飞冲天,再次在祖国的长空唱响了报效祖国的热血颂,谱写出航空人壮丽的青春之歌。这天,42岁的现场总指挥罗荣怀,特意穿了一件红色T恤,他用吉利的“中国红”为枭龙祈福,当“枭龙01号”战机呼啸着刺穿苍穹那一刻,全场欢呼雀跃,而罗荣怀却已热泪横流。 枭龙腾飞的背后,还有牵动罗荣怀的那惊天一落。2004年7月,试飞员梁万俊在驾驶枭龙试验机进行试飞过程中,飞机在高空发生漏油停转等严重故障。梁万俊放弃了0.01秒就可保全生命的跳伞逃生机会,仅凭滑翔实现了成功迫降,创造了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这一落,挽救了价值上亿元的科研样机,实现了一个起落十几万元的科研保障经费的价值;这一落,为试飞员处理类似险情创造了成功先例;这一落,飞出了新机优异的空滑性能。 曾有美国人问罗荣怀,为什么你们有些制造技术能够超过我们?罗荣怀回答:“那是因为,我们付出了比你们多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心血,乃至于生命。” 枭龙的成功,是对我国第2代战机进行重大改进,以基本达到第3代战机的性能,为大量第2代战机的去留找到方向,负载着罗荣怀航空报国的无限豪情、无穷智慧,负载了航空英雄对生命呼唤的挑战,在中国航空发展史上树立起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中国的军机产业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006年12月2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一代高性能、多用途、全天候歼击机――“歼10”冲天而起!随着中国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揭晓,罗荣怀的名字家喻户晓。 回首拼搏的岁月,罗荣怀感慨:“成飞应当珍藏的,不仅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岁月,更有在拼搏进取中收获的精神成果,那就是:面对变革,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坚定前行;面对挑战,我们必须激情进取,志在超越;面对困难,我们必须不辱使命,决战决胜!” 中国首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用飞机呼之欲出 军用航空的强大对于国民经济建设而言还仅仅是在国防国家安全的层面上,没有民用航空,中国的航空工业是不完整的。作为中国航空人,罗荣怀对民机产业有着更感性的民族情怀:“我们搞航空的更希望设计、生产出自己的飞机,交到人民的手中,让老百姓也能舒舒服服地坐自己的飞机,这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 使命和情结使然,在国人的视野中展现了这样一组激动人心的画面:自从2002年6月14日,国家发改委批准了中国一航上报的ARJ21立项申请以来,经历了项目公司成立、预研论证、工程发展等重要研制阶段; 2007年,ARJ21项目进入全机总装、试验、试飞准备的“决战年”,飞机试制与试验、研制与批生产高度并行。预计,2007年12月首架试飞机将总装下线,2008年3月实现首飞,2009年9月取得中国民航总局(CAAC)型号合格证并交付首家用户,2011年将形成年交付30架飞机的批生产能力。 十年磨一剑,按照国际先进技术和适航标准要求研制的中国首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用飞机ARJ21呼之欲出。 与此同时,中国民用航空产业发展的雏形应运而生:一支中流砥柱的总设计师人才队伍;一种由中国最优秀的三大航空制造企业支撑的专业化分工创新体制;一套由国际19家尖端制造商组成的系统配套工程;一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