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冷门到“热点”
——道教音乐的学术研究与艺术实践奎
刘红
内容提要:作为本土宗教文化的道教音乐是学界涉足不多的“冷门”。自20世纪50
年代末,部分学者零星地做了一些道教音乐的收集整理后,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更
多学者参与道教音乐的田野考察、资料收集、学术理论研究,以及将道教音乐引入剧院
舞台作艺术性表演展示,这一学术“冷门”逐步形成研究“热点”。文章以过往道教音
乐的学术研究及艺术实践之综述和分析为主要内容,对当代道教音乐做了回顾和展望。
关键词:道教音乐 理论研究艺术实践 冷门 热点
作者简介:刘红,哲学(民族音乐学)博士,博士后,上海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
基地·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
在国内五大宗教中,道教在社会影响力上略显势弱,但就道教音乐专题性研究方面而言,则成
果彰显,论著数量可观。数据显示,至2002年,佛教音乐研究的论文有262篇,著作22部;基督教音
乐研究的论文有86篇,著作32部。Ⅲ天主教音乐及伊斯兰教音乐的研究较少。相比较于这一数据,道
教音乐的相关研究明显具有优势。笔者曾对1957至当代2008年道教音乐研究论著作过统计分析,结果
表明这50年间共发表学术性道教音乐研究的论文290篇,其中,音乐类专业期刊发表文章172篇,非音
乐类的文史哲类其他学刊发表文章102篇,内地发表文章274篇,境外发表文章16篇,内地发表的文章
与境外相比,于数量上明显占优,差别悬殊;50年间共出版与道教音乐相关的著作57部,其中,内地
出版著作34部,境外出版著作23部,内地和境外数量差距不大。旧
一、道教音乐之学术研究
1.概述
1957年至1960年期间,国内一些学者在部分道、佛教音乐的采集及记谱整理上为该领域研究后
续开展建立了预备基础和学术指引。其间,较重要的研究成果包括《宗教音乐·湖南音乐普查报告附
录》。③这一资料中,部分地对湖南衡阳地区的道教音乐,包括“应教’’和编者所称的‘‘巫教’’④音乐
作了乐谱记录和简要的文字解说。同期,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对苏州玄妙观的《全符》《全表》《火
·本文得到中央财政支持上海音乐学院国家重点学科“音乐学特色重点学科”(学科代码050402)项目资助。
①田青编著:《宗教音乐卷·佛教、基督宗教、少数民族宗教音乐,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第29—46页,
第453—455页。
⑦详见刘红:《当代道教音乐研究之定量分析(1957—2008)),《音乐研究》,20l睥第2期,第119—13l页。
③杨荫浏:宗教音乐·湖南音乐普查报告附录》(油印版),j匕京:民族音乐研究所,1958年;北京:音乐出版社出
版,1960年。
④当地称居于民间的火居道士为“应敷道士”,因此,对这一名间流传的教派亦称“应教”。“巫教”,则因仪式包含
巫术成份而有此称。
·64·
从“冷门”到“热点”
司朝》科仪进行了采录整理,并编撰了《苏州道教艺术集》一册,Ⅲ其中除了有一篇文章对苏州道教
音乐作简略概述外,还有以工尺谱记录的仪式音乐乐谱,并附有图片和对仪式中道士们行法动作的记
录和描述。除上列两份资料,其它同期对道教仪式音乐的研究还包括扬州市文联所编《扬州道教音乐
介绍》;留李石工等人记录翻译的《佳县白云山道教经韵八套及笙管曲二十七首》;㈤杨荫浏与曹安和
合编的《苏南吹打曲》吲等。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期间,学术界对宗教音乐的研究陷人了停
顿。80年代后,道教音乐研究开始复苏。这一时期的研究工作具有两个明显的倾向:一是继承前期对
道教音乐的采集及记谱整理。学术界带着具有使命感的急迫心态,对因中隔时间长久、乏人传承已到
了濒临消亡的道教音乐作了抢救性质的采录收集;二是道教音乐的研究开始走出以采集、记谱为主的
模式,逐步将道教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行系统性的理论研究与分析。在此期间,首先恢复了中断
多年的实地调查采录工作。随之,不少地方开始陆续汇编由实地考察所得的道教音乐资料;尤其是规
模浩大的全国性汇编工程《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集成》,其中之《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正式把道
教音乐和其它宗教音乐列人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