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语文 5 苏轼词两首-定风波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苏轼词两首——定风坡
授课题目 《苏轼词两首——定风坡》 拟 1 课时 第 1 课时 三维目标 理解作品思想内容
把握词中抒发作者的豁达胸襟
体会词中包含的人性哲理 重 点 理解作品思想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旷达胸襟 难 点 领会词中抒情特点及从生活小事去领悟人生哲理及隐喻手法运用 课 型 □讲授 □习题 □复习 □讨论 □其它 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师 活 动 设 计 因材施教 一、导入
苏轼的人生经历了许多波折,但并没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如《定风波》
二、教师范读这首词
提醒:1、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学生朗读(读准字音)
同行(xíng) 吟(yín) 啸(xiào) 一蓑(suō)
三、整体讲解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在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这几年,他内心当然有痛苦的一面,但他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定风波》这首词是借“道中遇雨”一事来抒写作者的心境。
上片:(“莫听”~“任平生”)开篇连用“莫听”“何妨”“且”三个词,使一个在雨中长啸,从容闲雅,且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自我形象跃然纸上。
从“莫听~徐行”意思是: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主人公既有
的步伐,“我”依然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前行,视风雨为无物,表现得镇静、潇洒。
“竹杖芒鞋”~“一蓑烟雨任平生”意思是竹杖芒鞋不可怕,只要你以此为乐,一样可以轻松胜过骑马,表现出几分倔强,几分抗争。当然这里的“轻”字另有含义,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也未可知。
“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不是写眼前景,而是写心中事。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这里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意思是不怕自然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暗含能顶得住人生风雨,说明他自然、旷达。
下片:表现作者心境恬静,听任自然,旷达乐观的胸襟。
“料峭~却相迎”:料峭的春风几丝寒冷,山头斜照、气候不定,隐隐地透露出作者这几年的劫后余生中,余悸尚未完全消尽,政治风雨令人寒冷。但不管天气是阴是晴,政治风雨是寒是冷都听任自然勇敢面对。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回头看看刚刚遇雨之处,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这里应该说是指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呢?只有坦然面对。一个字
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师 活 动 设 计 因材施教 “归”此时的主人公只想着“归去”,这里也许表现的是苏轼的忧乐两忘,祸福不惊的旷达,但也许表现了他身上的道家意向:退隐和逃离。因在苏轼的思想体系中,儒、佛、道是兼容并蓄的,他崇尚老庄哲学、颂扬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因而在仕途上屡遭挫折后产生隐逸思想是很自然的事,然而苏轼一生始终没有真的归隐过,这说明即使严遭挫折,他的基本思想还是儒家的思想观念,他的归隐,只能看作是一种自我心理调节,自我心里宽慰,表达他旷达通脱的人生态度。
“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语双关,表面是说自然气侯,实则说,人生风雨不定,政治风雨不测,但他淡化了甚至无视所有风雨,无视处境好坏,无视官职升降,地位得失等,表现了他随缘自适、心境恬静、超凡脱俗的心态。
综上所述:这首词记叙的是主人公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表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表达了作者洒脱,旷达的性格和胸襟。
需要提醒的是:全词从表面上好像是写自然风雨,但仔细体味,这里写的己经不是自然界的风雨,而是人生旅途中的风雨,怎样对待这旅途中的风雨人生,应该说我们从这首词里找到了答案。当然,苏轼的旷达胸怀,隐含着诗人历经政治磨难而终于醒悟的意味,他在《临江仙》中写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一名句,在这首《定风波》之前,可见在被贬黄州这段时期内,归隐的思想在他思想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四、重读这首词
五、这首词在写作上的特点是:
1、写眼前景,想心中事,情景交融,隐喻寄托。
眼前的遇雨:可在雨中“吟啸”,竹杖、芒鞋、寒风、酒醒、斜阳……这是眼前景,但都隐喻着苏轼的经历,眼前的雨,喻人生的政治风雨;竹杖、芒鞋、喻苏轼被贬渔樵杂处,放荡出水;“酒醒”隐喻作者经历坎坷后对世事更加清醒。
2、以小寓大,言外无穷。
道中遇雨本是生活中常事,但道出人生哲理:人世哪个不遇风雨,遇风雨怎样面对,应该是在自然风雨中镇定自若,在仕途风雨中泰然处之,在痛苦中旷达自解,在醒悟中超脱旷达。这些都渗透出他放开眼量,洞达事理,自我调节、旷达通脱一系列的人生哲理。
六、作业
1、联系苏轼的一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年高考2年模拟1年备战】2018高考语文 专题01 识记现代汉语字音试题(含解析).doc
- 【3年高考2年模拟1年备战】2018高考语文 专题04 辨析或修改病句试题(含解析).doc
- 【3年高考2年模拟1年备战】2018高考语文 专题12 古典诗歌鉴赏试题(含解析).doc
- 【备战2018】高考政治 考点一遍过 专题20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含解析).doc
- 【备战2018】高考政治 考点一遍过 专题21 断句(含解析).doc
- 【备战2018】高考语文 考点一遍过 专题01 字音(含解析).doc
- 【备战2018】高考语文 考点一遍过 专题10 不合逻辑(含解析).doc
- 【备战2018】高考语文 考点一遍过 专题19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含解析).doc
-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2 展开与折叠解题思路与点评素材 (新版)北师大版.doc
-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3 截一个几何体思维训练素材 (新版)北师大版.doc
-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语文 7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语文 7 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
-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语文 8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语文 选取立论的角度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语文 4 蜀道难(第3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江苏省赣榆县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晨读训练18.doc
- 河北省保定市2018届高三化学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doc
- 河北省保定市2018届高三物理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doc
- 河北省保定市2018届高三英语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doc
- 河北省保定市2018届高三数学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 理.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