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总论清人地理考据的研究方法.pdf
总论清人地理考据的研究方法
孔祥军
摘要:清代学者对传世文献进行了空前绝后的深入研究,其中有大量著述直接或间接的涉及到了地理f*-I
题,为了解决诸多繁难问题,清人运用了各种考据手段辨方证地,这些手段大致可分为排比文献法、援经证地
法、斟酌史事法以及立足地学法等四种,体现出了清儒精湛的辨析思路和卓越的考证水准,从而将地理考据研
究推进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关键词:清代地理学史;地理考据:研究方法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清人地理考据文献集成与研究”(14CTQ040)
中图分类号:K90—0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7)04—0121-06
清人常谓义理、考据、辞章为学者必备之资①.而考 《大清一统志》,其他史籍亦有广泛征引。其著例,如沈钦
据一事正为其标榜求真徵实之根本依托.传世文献涉及地 韩辨焦瑕, 《春秋左氏传地名补注》卷5“处瑕以守桃林
理问题者比比皆是,故清人纷纷致力于此,辨方正位、考 之塞”条: “《续志》:河东解县有瑕城,刘昭引前年入瑕
古释地,对大量地理疑窦进行了深入研究,所考既博,所 《传》,又于猗氏县下引此年詹嘉处瑕《传》,云在县东北③。
辨复深,故其所得可谓亦巨。具体而言,清人地理考据的 皆非也。《水经注》:河水又东萏水注之,西北迳曲沃县
主要对象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前者涉及山 城南, 《春秋》文公十三年,晋侯使詹嘉守桃林之塞,处
岭水体等地理实体的名称、区域、走势等问题。后者则涉 此以备秦,时以曲沃之官守之,故曲沃之名遂为积古之
及古邑故国等历史遗迹的命名、位置、沿革等问题,而尤 传。按:僖三十年《传》:许君焦、瑕,杜预亦云:河外
以后者为重。然清人于其地理考据手法绝少谈及,遑论专 五城之二邑;《史记·魏世家》:襄王五年,秦围我焦、曲
篇详述。近代以来学者对清人考据方法虽有所研究。但多 沃;《汲郡纪年》:惠王后六年,秦归我焦、曲沃。《传》
属举其大要、泛泛而谈,而具体到地理考辨则多不著一 以焦、瑕孪称,而后此以焦、曲沃孪称,则曲沃即瑕之变
辞,实为清代地理学史研究之一大缺憾②。清人地理考据 名,皆在弘农陕县,于晋为河外,而解与猗氏之瑕,非秦
整体成绩和学术价值需通过深入研究具体实例方能明了。 所侵及詹嘉所处,明矣。”④沈氏极为精当的将《水经
而分析实例又必须将落脚点立于归纳抽绎其具体的考据方 注》、《史记》、《竹书纪年》等文献连缀排比,以证河外
法,非如此则有失沉实,颇有流于空乏之虞。故本文拟从 曲沃有瑕地之名,文简而义明,堪称精彩。焦、瑕之辨由
清人著述所见地理考据方法人手,条分缕析,以类相从, 来已久,顾炎武以为胡、瑕音通,则瑕在河外弘农湖县⑤;
藉实例以展现清人治经辨地之全貌。 江永则以为焦在河外,瑕在河内,许君焦、瑕,包举大河
内外之地⑥:杨守敬亦以为:瑕在河内,杜注见改窜,原
一、排比文献法
文当为“(焦瑕)河内外之二邑”⑦;均不如沈说透彻,刘
清人进行地理考据的最基本方法是排比文献。所谓排 昭注及所引《地道记》皆误,当以瑕地在河外为宜。顾栋
比文献,是将可信材料中所记载和提及的相关地理信息罗 高《春秋大事表》亦据《战国策》以陕州西南二十里之曲
列出来,若是所记没有差异,则视之为定谳;若所记有两 沃城为故瑕,以为《晋地道记》所谓猗氏之瑕乃《左传》
组和多组不同说法。则再进行反复比对、考辨甄别,最后 成公六年殉瑕之瑕.【B说误混二瑕为一地⑧,是也。
选定其中一种作为结论。这是清人考辨古地最为常用的方 古往今来之学者.于古史文献记载抵牾之处,往往纠
法。实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山东省青岛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试题.docx VIP
- 灼热丝试验规范.doc VIP
- 不动产登记实务培训教程课件.pptx VIP
-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 下册(2019)_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科幻小说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专练 .doc VIP
- 小学语文大阅读《奇妙的数王国》 指导课件.pptx
- 灼热丝试验及标准.docx VIP
- 新能源零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5年上海市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考试直接用).docx VIP
- 2025年上海市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含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VIP
- 高等有机化学 周环反应.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