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因子的发现教学课件3.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遗传因子的发现教学课件3.ppt

题型五 概率计算 遗传概率的计算方法通常有两种。 例如,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表现正常的概率是多少?患白化病的概率是多少? 方法一 用分离比直接推出 * * 第2课时 分离定律相关题型突破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B D 题型二 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实验鉴别方法 区分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原则是:纯合子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往往会发生性状分离。对于植物来说,实验鉴别的方法有三种: C B 题型三 杂合子连续自交的遗传效应 1.Dd自交后代中隐性性状个体遗传因子组成为dd,而显性性状个体却有DD和Dd两种遗传因子组成。怎样才能使得到的显性个体都是显性纯合子呢? 在Dd的连续自交过程中,逐代淘汰隐性性状个体(dd),会出现如图所示情况: 从上图可知:杂合子连续自交,逐代淘汰隐性性状个体,直至后代中不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就可以得到显性纯合子个体。 2.若P→F1→F2过程中,显性个体数目并不太多,可以给F1中每株显性植株编号,让其自交,观察其后代F2是否会发生性状分离。如果发生性状分离,则说明编号的F1植株为杂合子,予以淘汰;如果没有发生性状分离,则说明该编号的F1植株是显性纯合子,其自交后代也必定为显性纯合子。 3.遗传因子组成为Dd连续自交,第n代的比例分析 当杂合子(Dd)自交n代后,后代中的杂合子(Dd)所占比例为1/2n,纯合子(DD+dd)所占比例为1-1/2n,其中DD、dd所占比例分别为(1-1/2n)×1/2。当n无限大时,纯合子概率接近100%。这就是自花传粉植物(如豌豆)在自然情况下一般为纯合子的原因。 4.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的坐标曲线图: (1)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后代中纯合子的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增加而增加,最终接近1,且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各占一半。 (2)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后代中杂合子的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增加而递减,且每次递减50%。 C B 题型四 不出现孟德尔特定比例的两种情况 1.当子代数目较少时,不一定符合预期的分离比。如两只杂合黑豚鼠杂交,生下的4只小豚鼠不一定符合3黑∶1白的性状分离比,有可能只有黑色或只有白色,也有可能既有黑色又有白色,甚至还可能出现3白1黑。 2.某些致死遗传因子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 (1)隐性致死:指遗传因子组成为隐性纯合子时,对个体有致死作用。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红细胞异常,使人死亡;植物中的白化遗传因子,使植物不能形成叶绿素,从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 (2)显性致死:指显性遗传因子具有致死作用,如人的神经胶质症遗传因子(皮肤畸形生长,智力严重缺陷,出现多发性肿瘤等症状)。显性致死又分为显性纯合致死和显性杂合致死。 (3)配子致死:指致死遗传因子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 (4)合子致死:指致死遗传因子在胚胎时期或幼体阶段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活的幼体或个体的现象。 C C *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