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江苏省不同年代典型粳稻品种的产量及株型差异.PDF

江苏省不同年代典型粳稻品种的产量及株型差异.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不同年代典型粳稻品种的产量及株型差异.PDF

摇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摇 2011,34(5):1-6 摇 Journal of Nanjing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ttp:/ / 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 熊洁,陈功磊,王绍华,等.江苏省不同年代典型粳稻品种的产量及株型差异[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1,34(5):1-6 江苏省不同年代典型粳稻品种的产量及株型差异 熊洁,陈功磊,王绍华,丁艳锋*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 南京210095) 摘要:以江苏省近50年来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10个代表性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年代水稻产量形成、干物质生产、 源库关系和株型的差异。 结果表明: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水稻单产显著提高,之后提高的幅度趋于平缓。 在品种演 进过程中,结实率、千粒重的遗传改良效果不显著,但每穗粒数显著增加,这是产量提高的关键。 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 代水稻的干物质量和收获指数同时增加,20世纪80年代以后收获指数略有下降,但干物质生产能力继续增加。 品种演进 使株型得到改良,顶3 叶的叶长、叶角明显减小,穗部着粒密度、二次枝梗数增加,粒叶比也得到提高。 从20世纪70年代至 21世纪的品种株高明显增加,基部节间长度逐渐减小,直径逐渐增加。 关键词:粳稻;演进;产量;株型 + 中图分类号:S511.2 2;S321摇 摇 摇 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摇 摇 摇 文章编号:1000-2030(2011)05-0001-06 The difference in grain yield and plant type among typicaljaponica varieties in different years in Jiangsu Province XIONGJie,CHEN Gong鄄lei,WANG Shao鄄hua,DING Yan鄄feng* (Key Laboratory of Crop Physiology and Ecology in Southern China,Ministry of Agriculture,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210095,China) Abstract:TwoyearsexperimentswereconductedwithtentypicaljaponicavarietieswidelyplantedinJiangsuProvinceduringthelast 50 yearswhich were classified into five groups i.e.1960s,1970s,1980s,1990s and21st century,according to their breeding tim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ain yield and its components,biomass production,source鄄sink relationships and plant types of all tested varietieswereinvestigatedinthisexperiment.Theresult showedthat grainyieldof varietiesbredfrom 1960sto 1990sincreasedwith the evolution of the cultivars,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increase since 1990s.It was not observed that the seed鄄setting rate and 1000鄄grain weight incr

文档评论(0)

sunyangbi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