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以读促写” 广广州开发区外国语.doc

---浅议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以读促写” 广广州开发区外国语.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议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以读促写” 广广州开发区外国语

---浅议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以读促写” 广广州开发区外国语 在读中写 以读促写 ----浅议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以读促写” 广广州开发区外 国语学校 徐丹露 摘要:2011年9月的教研会上,广州中语会建议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以读促写”,本人立足于课堂的坚实土壤,以课内教材和文学名著为范例,让学生回归阅读的本真,以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于是将实践的过程在此总结提升。 关键词:以读促写 阅读 作文 教学 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宋朝大学者苏轼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两位大学者都以精辟的话道出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 读和写相结合,实质上体现了学生语文思维从吸收感悟到模仿创作的关系。中国俗语云:“学之为言,效也。”顾名思义,学习就是模仿。先有模仿,然后才有创造。同样,文化知识,包括写作,也离不开模仿。朱熹曾说:“古之作文作诗,多为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 朱光潜也说:“像其它人类活动一样,文艺离不开模仿;不模仿而创造,那是无中生有,不可想象。” 古往今来,在阅读的基础上通过模仿创作而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唐代诗人王勃模仿北朝诗人庾信的诗句“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创作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佳句;欧阳修的千古名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蝶恋花》)模仿自唐代严恽《落花》中的“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 ??在读中感悟借鉴,在写中模仿创作,读是基础,写是升华,读和写本就是不可割裂的。 读和写实际上是我国传统的学习方法。我国古代读书人毕生所做的两件事,就是读和写。摇头晃脑,口诵成篇,以至口舌成疮,而后烂熟于心;而后奋笔疾书,洋洋数万言,“下笔如有神”。 古代大凡学问高的人,特别是能写出好文章的人,没有哪个不是读书破万卷的人。古有孔子“韦编三绝”,苏秦“头悬梁锥刺股”,张衡“通五经贯六艺”,今有“书痴”钱钟书 “只要有书可读,别无营求”(杨绛《记钱钟书与〈围城〉》),鲁迅嚼辣椒驱寒苦读书,曹禺假洗澡真读书??大文豪读书成才的亲身经历无不告诉我们通过大量阅读才能培养和获得语感,才能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增强语文修养,积奠智慧思想,提高语文写作能力,最后写出立意深远、文采飞扬、赏心悦目的好文章。 读写同时是语文教学当中的两个重头戏,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之”。览观今天的语文教学,或题山卷海,没有闲暇,本末倒置,或阅读和写作割裂,抛弃传统,不循规律。语文教学的低效化,令许多语文教师难以启齿。而学生呢?谈及语文,更觉乏味。作文难写,怕写作文,是较多学生的所面临的最为突出的困惑和现象。 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囊中无物,无米可炊”。没有东西可写,自然没有兴趣可言;搜肠刮肚,自然写不出精彩文章。 如何突破这一瓶颈,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让作文教学反璞归真回到阅读的本真。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