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死亡率的性别差异
第四章 死亡制度 彭祖,传说中的养生家。相传他历经唐虞夏商等代,活了八百多岁。后被道教奉为仙真。 第一节 死亡模式与死亡率分析 1662年格兰特(John. Graunt,1620-1674)从伦敦几十年的人口死亡每周登记的统计材料进行考察,制作了第一张生命表,并写成了《死亡册的自然与政治诠释》 。 一、死亡概念和死亡统计 按照联合国人口统计部的定义,死亡是指:“生命的一切征兆永久消失”。所谓“医学死亡” ,是指“持续12小时无自发性的运动,心跳、呼吸机能呈现不可逆转的停止,及瞳孔扩张、对光无反应”(Whaley,1982)。 传统的死亡定义:心跳停止且无自主性呼吸运动;然而由于医学的进步,呼吸机能的退化或停止,可使用人工呼吸器来维持换气;心跳速率的下降或停止,可倚靠药物、心律引发器(pacemaker)来维持跳动。 “生物性的死亡”(biological death),即除了心跳、呼吸停止外,再加上脑部的死亡(大脑和脑干功能停止)。1968年哈佛医学院特设委员会把死亡定义为不可逆的昏迷或脑死亡。 2、死亡数据的来源 日常死亡登记 : 管理好日常死亡登记系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许多发展中国家都依靠其他数据来源 回顾性抽样调查 对选定的样本地区的特定时间段内的死亡事件进行回顾性调查 人口普查 对全国人口在特定时间段内的死亡事件进行回顾性调查 3、粗死亡率(Crude Death Rate, CDR) 通常简称死亡率,它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全部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总人口数之比,说明该时期人口的死亡强度。 CDR = D/P×1000‰ 死亡率以20‰为分界线 4、婴儿死亡率(infant mortality rate, IMR) 一年内未满周岁的死亡婴儿数与当年活产婴儿数之比: IMR = D0 / B ×1000‰ D0为t年0岁死亡人数,B为t年出生人数。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婴儿死亡率已从接近70‰下降到55‰,亚洲的婴儿死亡率从68‰下降到54‰ 分国家来看,新加坡、中国香港、日本的婴儿死亡率都低于3‰,而非洲的莫桑比克高达201‰,而且,仅非洲就有21个国家的婴儿死亡率超过100‰。 根据“世界母亲2013”的调查显示,在全球176个国家里面,新生儿死亡率最高的是印度。在印度因为医疗和卫生条件问题导致孕妇容易出现早产和产后并发症,从而时而印度的新生儿死亡率高居不下,每年有超过309,300名新生儿死亡(占全球29 ‰)。 中国新生儿死亡率比印度稍微好一些排在第四,占全球的5 ‰ 。美国等发达国家因为人口本来就比较少,而且卫生医疗比较完善,所以新生儿死亡率为1 ‰ 。 我国的婴儿死亡率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曾高达200‰。 5、新生儿死亡率(Neo-Natal Mortality Rate) 新生儿死亡率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出生后28天以内的死亡婴儿数占同期出生婴儿总数的比例。 新生婴儿死亡率 = 6、标准化死亡率 标准化死亡率= (年龄别死亡率×标准年龄构成)之和 ?? ? 甲地=28. 2‰×2. 3%+1. 4‰×9%+……+82. 5‰×3. 1%=8. 164‰ ??? 乙地=28. 8‰×2. 3%+1. 2‰×9%+……+84. 2‰×3. 1%=8. 567‰ 标准化死亡率只能用于不同地区(或人群)或同一地区不同时期人口死亡率的比较分析。 7、生命表和平均预期寿命 生命表(Life Table/Mortality Table)不是简单初步的会计资料,而是根据一定的调查时期所获得的有关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普查资料(或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经过分析整理,折算成以10万或100万同年龄人为基数的逐年生存与死亡的数字编制而成。生命表以年岁为纲,全面、完整地反映了某一国家或地区一定人群从诞生直至全部死亡的生死规律。 平均预期寿命指在一定年龄组的死亡率水平下,该年龄组的一批人从出生到死亡平均可能生存的年(岁)数。通常所说的平均期望寿命是指刚出生的一批人平均一生可能存活的年数。假设有10万人同时出生,把这10万人从1岁开始,逐年存活下来的人年数加起来,除以10万,得出这批人出生时的平均预期寿命。 二、死亡模式 传统农业社会的死亡模式 工业社会的死亡模式 (一)传统农业社会的死亡模式 1、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率非常高,出生婴儿能活到成年的比例不足一半 2、过高的婴幼儿死亡率导致了极低的预期寿命 3、死亡率变化很大 (二)工业社会的死亡模式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死亡模式的分化 20世纪中叶后,欧美国家基本形成了死亡率多集中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