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赣东北早二叠世晚期菊石.pdfVIP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西、赣东北早二叠世晚期菊石

16 卷 2 期 古 生 物 学 报 Vol. 16, No. 2 1977 年9 月 ACTA PALAEONTOLOGICA SINICA Sept., 1977 浙西、赣东北早二叠世晚期菊石 赵金科 郑灼官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容 提 要 本文系统描述了浙西及赣东北饶南地区早二叠世晚期菊石35 种,分别属于18 属、8 科, 其中包括26 新种、10 新属、4 新科,并建立了1 新超科。综合分析了菊石动物群的特点, 指出它既具有浓厚的特提斯海域的色彩,又具有我国南部区域性的特色,同时还渗进了极 量的北极区的分子。根据菊石的新发现,并结合其他门类化石以及岩石性质,对浙西的丁家 山组及赣东北饶南地区的湖塘组重新作了厘订、划分和对比,并对华南若干地区的相当地层 作了简要的对比讨论。对浙西的 礼贤煤系’、饶南的 乐平组”以及华南大羽羊齿植物群的时 代问题提出了新认识。 一 绪 言 本文所指的浙西、赣东北,其范围自杭州,经桐庐、建德、江山至江西之上饶、铅 山。1974 年夏笔者等在江西中部观察上二叠统并采集化石之后,对饶南地区前人认为的 乐平组”及其下伏地层作了初步观察,采集了一些菊石,当时发现饶南的 乐平组”至 其下部应当归属早二叠世晚期。结合对浙西二叠纪含菊石地层的已有的粗浅认识,初步 认为赣东北、浙西属于不同于萍乐凹陷带的另一沉积类型。为了对本区的煤田预测,恢 复古地理环境有所裨益,笔者等又于 1975 年冬对本区 丁家山组”及其上的含煤岩系作 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观察,采集了大量的菊石,进一步肯定了上述的看法。同时,认为 浙西的 “丁家山组”有必要进行重新厘订和划分,饶南地区的 “乐平组”需要更正,并 对 “礼贤煤系”和大羽羊齿植物群的时代问题有了新认识。 通过对菊石的研究并结合其他门类化石的意见,发现上述地区二叠纪地层发育情 况,自早二叠世晚期开始,逐渐明显地不同于下扬子区的浙北长兴、吴兴地区,也不同 于赣中萍乐凹陷带。浙西地区,栖霞组之上为 丁家山组”(主要为砂页岩,个别地区部分 为石灰岩),再上为含大羽羊齿植物群的 礼贤煤系”,过去一般将 礼贤煤系”视为晚二叠 世早期沉积,现在由于菊石的发现,证明它确实也属于早二叠世晚期的沉积。浙西绝大 部分地区缺失整个晚二叠世沉积;唯江山县江山港河以西政棠矿区,及赣东北上饶、铅 山一带,栖霞组之上除具有相当于 “丁家山组”及 “礼贤煤系”的地层外,其上还发育 一套可能属于乐平期沉积的含浅色斑块的紫红色陆相碎屑岩,并存在很薄的大隆组。总 之,浙西、赣东北无论地层层序、地层厚 、沉积岩相等方面都显示出明显的独特性, 与下扬子区和萍乐凹陷带不同,应当另划一区,兹命名为钱塘江-信江区。 浙西、赣东北早二叠世晚期地层內含有较丰富的菊石,但过去记载不多,早坂一郎 ( 1947)仅描述了建德县东铜关的六种菊石,赵金科( 1965)发表过桐庐、建德、铅山的三 218 古 生 物 学 报 16 卷 种菊石,都远未反映出整个菊石动物群。当前材料则大大丰富了这一动物群的内容。 本文研究的菊石标本主要是上述两次采集的,另外也包括了我所梁希洛和郑灼官 1962 年在建德县西铜关及李家公社东坞里采集的材料。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是浙赣两 省地质局同志提供的。经研究共有 18 属 35 种(包括由于阐明分类及系统演化上的需要 而描述的产于湘西北及川东的两个种) ,分属于 8 个科,大多数的种是新的,并建立了 斗个新科,10 个新属。其中,寿昌菊石科(新科)和刺叶菊石科(新科) 的菊石是我国所特 有的,在菊石的分类和演化方面以及对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方面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假海乐菊石科和刺叶菊石科的菊石虽然不是产于浙西、赣东北,但它们在菊石分类和系 统演化方面与寿昌菊石科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把它们归在一起,建立了一个新超科即 寿昌菊石超科。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