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逝》文学作品的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伤逝》文学作品的研究   摘 要:鲁迅对于《伤逝》这篇小说的撰写,并不是单纯地安排一个世俗离奇、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而是有其特殊的用意。该文试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从鲁迅爱情小说的素材构成论述;另一方面从《伤逝》主人公暗含的现实寓意传达出鲁迅对爱情婚姻的思考。   关键词:兄弟“失和” 爱情 《伤逝》   中图分类号:I2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c)-0251-03   纵观鲁迅的文学之路,涉足爱情题材的文章几乎没有,因此《伤逝》就成为鲁迅诸多创作中的一个独特呈现,它是鲁迅笔下唯一一篇爱情小说,考虑到它被创作的特殊动因,可以从鲁迅的一生中最痛苦地与周作人“失和”事件入手,同时探究与许广平的恋爱关系,进而分析在小说人物设置上如何实现对作者婚姻爱情的思考,结合《伤逝》所渗透的主题意蕴探索鲁迅的爱情观。   1 鲁迅爱情小说的素材构成   1.1 《伤逝》中呈现出的兄弟“失和”事件   谈到鲁迅和他的弟弟周作人,不得不说,兄弟二人绝对是现代文学史上一对儿最璀璨的明珠。在一个文学个性飞扬、思想碰撞的时代,二人并肩举起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解放的大旗。其影响力之大两人被世人并誉为“周氏兄弟”。回顾二人的交往经历,不难看出兄弟情义的深厚。从鲁迅赴日求学周作人一路追随,到鲁迅回国上课全力资助周作人留学日本,二人不但共同担负债务置办房产分担生活压力,而且最终实现将母亲接到北京一家团圆的幸福时光,鲁迅和周作人之间的血浓于水的亲情一直都是非常稳定深厚的,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呈现出“兄弟怡怡”的亲密友好。就是这种如此融洽的关系在1923年7月,发生了震惊文坛的“失和”事件,围绕他们身边的好友也对这一事件讶异不止,包括当事人鲁迅自己也是出乎意料的。追溯“失和”事件的缘由,各家说法不一,无论产生的原因何在,最终二人决裂,而后长时间出现了“东有启明,西有长庚”的局面。   那么这一“失和”事件到底和《伤逝》之间有什么暗含性的关系呢?   有人率先认为《伤逝》表面上是通过描述主人公涓生与子君的爱情,实则是为了缅怀已逝的兄弟之情。这一论说的原创者正是周作人。关于《伤逝》他有他独到的理解:《伤逝》是鲁迅作品中最难解的一篇。他写得几乎全是幻想,因为描写的事实与人物笔者完全都找不出什么根据。笔者深信:《伤逝》绝不仅仅是一篇普通的恋爱小说,乃是假借男女的死亡来悼饬兄弟恩情的决绝,笔者这么推论,其他人都要以笔者为妄吧,但是笔者有自己的感觉,深信这是不大会错的。笔者也痛惜这种断绝,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人总只有人的力量[1]。   针对这一说法,一些学者开始做以考证,变换思路来解读《伤逝》。值得一提的是,1925年10月2日,周作人率先在《京报副刊》上发表了罗马诗人喀都路斯的一首诗的译文,诗名就是《伤逝》。诗的内容大意是作者悼念兄弟之作,原文是这样的:“我走尽迢递的路途,横渡茫茫的尘土,作枉然的离辞,因她那命运的女神时而给予时而收回,然后带走了你。我照了先前的遗迹,将这些哀思的祭品,来铺陈在你的墓上:兄弟,你收了这些对象吧,都满含了我的眼泪,此后永隔冥明。兄弟,只嘱咐你一声珍重。[2]”回头看一看周作人与鲁迅的决裂信,有原文如下“鲁迅:我昨天才知道,――但逝去的事勿需再提了。我不信耶稣,却有幸担受得起,也不想责谁,――我们彼此仅是人世间的可怜人。我曾经的蔷薇的梦原本都是幻无的,此刻所见的或者亦或是真正的人生。我想整理我的思绪,重新接纳生活的安排。今后请您别再到后边院子来,没有其他的话。愿你安心、自重。七月十八日,作人。[3]”两种文献呈现的是“珍重”与“自重”可以理解成周作人对鲁迅的一种寄语。20 d后,鲁迅创作了《伤逝》,与周作人所翻译的诗名完全相同,这也不能说不是一种巧合,好似鲁迅在对自己的兄弟隔空对话。《伤逝》在内容上也出现了两人曾经在一起进行文学创作的欢愉的时光,写到了他们同住的会馆,一起提到的文艺,一起看过的书,聊过的话题,这仿佛真的是鲁迅借文学创作传递无以言说的压抑之情。   1.2 鲁迅与许广平的恋爱关系   我们都知道,一部小说的构成往往与作家本身的生活经历有一定的联系。文学家在编写所有作品时,都会受到这种潜意识影响,偶然间迸发的灵感可能恰好成为创作的源泉。因此,鲁迅在与许广平交往时的爱情心理,可以推断是致使《伤逝》这部作品诞生的触发点和选材启示。   朱正在《鲁迅传略》中推断:“约莫是在1925年7月30日此后的一天,女师大风潮中吧,两人适逢交流了彼此的思想,达成一致后双方愿意在未来构筑共同生活。[4]”至此二人确立了恋爱关系。许广平本性倔强,鲁迅生性固执,两人的职位、脾气、秉性分歧很大。《伤逝》中子君最著名的一段说辞:“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发出的是女性自我意识醒觉的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