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书痴与抄书情结.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抄书痴与抄书情结

抄书痴与抄书情结 陈汉玉 陈为 书痴有多种,除读书痴、藏书痴、刻书痴、校书痴外,还有抄书痴。 抄书成痴者,开始多是为了获得自己没有的书籍。 有些人幼时家贫,想读书又无力购买,只能借书来抄,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即使后来 境况改变,衣食不愁,抄书的嗜好也无法丢掉,如清代章学诚的父亲章镳。 有些人家中并不贫困,甚至还是显宦之家,但生性喜抄异书,特别是见到“亡诗、逸史、 鲁壁、汲冢”等罕见书籍时,胜如见到奇珍异宝,越抄越上瘾,无法控制自己,如宋代李清 照的丈夫赵明诚。 抄书而成痴,实际已把抄书作为人生一大乐事,一大享受,因此至老不疲。 明藏书家钱允治,82 岁仍在抄书。一次正值三伏暑热,他抄补《水经注》,连抄十日不 止,遭到坐客讥笑。他在卷末特地作《跋》记载此事,并欣然说明:“老人殊不苦也”。 清学者卢文弨也如此。他撰《严豹人二酉斋记》论说抄书痴的性情时,述及自己的同 感,说自己“已颓然老矣,然见一异书,眼犹为之明”,总想向人借抄。抄书对常人来说是 件苦事,对抄书痴却是享受,正因苦乐相反。卢文弨喟然感慨:“余今白首抄书,矻矻朝夕, 亦正有自不可解者!” 对抄书痴来说,抄书有时还是疗贫的良剂,解愁的秘方,危难动荡之时,还能作为赖以 生存的精神支柱。 清兵进取江南时,学者冯舒心系南明,避到乡下,当时“大海横流,人情鼎沸”,“屋小 炎蒸,无书可读”,百般郁闷之中,偶于架上拾得郭忠恕的《汗简》,于是精神振奋,发兴书 之,二十日而毕。他的家人讥笑他说:“世乱如此,挥汗写书。近闻有焚书之令,未知此一 编者,助得秦坑几许虐焰。”冯舒自已也觉可笑。又三年后,南明政权益发风雨飘摇,江南 一带或“昏风怪雨”,或“怪风疾雨如秋深”,这种凄惶惨淡的时光,冯舒是靠抄录《潜夫论》 等书籍捱过的。 古往今来的抄书痴一般都对书有着一种莫名的迷恋。这种迷恋有时可以超乎常情:明藏 书家祁承 为了置书,不但把妻子首饰典卖一空,还要手录古今四部图书数千卷,直抄到“十 指为裂”;清天文学、数学家焦循,当大水淹到家门口时,还在南窗下从容不迫地抄录《中 论》。 抄书痴绝不同于某些附庸风雅的藏书家,他们对书是真爱,把书看得重于田园家产,要 于身体发肤,唯其如此,抄书才在他们身上变成压倒一切的举动。 对书的迷恋达到极致时,抄书还可以成为文人的终身行为。清代书痴鲍廷博、管庭芬, 都是身为诸生却绝意进取,一心聚书、抄书,直至告别人生。 鲍廷博生于乾隆盛世,却“生而笃好书籍,于人世一切富贵利达之足以艳人者,举无所 概于中,而惟文史是耽”,他喜欢收集秘籍,走到哪里,都带着纸笔,“偶闻他处有奇文秘册, 或不能得,则勤勤假钞厥副,数十年无懈倦。”他与江浙一带著名藏书家频繁交往,互相借 抄,并广录先人后哲所遗手稿,八十余岁仍往来于杭、湖、嘉、苏数郡之间,所抄书籍不计 其数,仅流传至今有名可稽者即有 140 余种。不幸的是,鲍廷博垂暮之年贫病交加,不似钱 允治、卢文弨仍能享受抄书的乐趣。戴光曾述及鲍廷博八十六岁过访戴时的情景,说他“形 神枯槁,索然意尽,新患头疽,虽愈而窘态日甚,心计日粗。询以近况,自云生平以书为命, 今开卷辄忘,精神不能检束,藏书已散,不复向此中讨生活矣!”一代书痴丧失了聚书、抄 书的能力,无异于失去生命的源泉,第二年便告别了这个世界。 管庭芬生于封建王朝即将倾颓之时,更是抄书成痴。咸丰十年战乱时,他奉母避难乡曲, 每日以抄书为事,两年之间,就抄有小品七十余种,当时,“其寓仅破楼一间,日藉笔砚以 消郁垒,笈携小品尽手录之,不足复于村塾及邻近告借以续之”。管庭芬一生所抄图书不下 数百种,现今可以列出名目者就有二百五十余种。海昌(今浙江海宁)文人中,管庭芬与潘 霭人均以抄书闻名,潘喜抄名人文集,管喜抄海昌掌故及目录学文献,后来潘转事科举,而 管仍抄书不辍,自甘冷淡,以至好友姜殿扬戏问他,是不是准备用纸来填饱肚子?管庭芬曾 作《典衣买书歌》,表明自己的志向: 天涯有客芷湘子,青山懒隐隐村市, 贫居陋巷无所求,愿与史籍同生死。 既耕还读甑屡虚,仰天狂笑心不舒, 天生我才必有用,供我岂乏今古书。 叩门喜接西吴客,一笑相逢皆秘册, 绕床其奈阿堵无,欲舍仍留费筹画。 緼袍挂体春衣闲,呼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