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造型与建筑颜色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造型与建筑颜色设计

建筑造型设计与环境关系柯布西耶曾说,“所谓建筑,就是集中在阳光下的三维形式的蕴蓄,是一出精美的,壮丽的舞台剧。”由此可见,建筑与环境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阳光,水,空气,以及周边的植物景观与建筑相互烘托,共同营造出设计师所需要的空间。例如中国古典园林所应用的造园手法中借景,对景,框景等,无不强调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因此,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也成为我们从一开始接触建筑设计老师便开始强调的问题。如一年级的第一个设计茶室设计,便将基地选在校园映雪湖畔,其目的正是为了让我们感受建筑与环境的融合。我们的题目是建筑造型设计与环境关系,因此只谈建筑与环境是远远不够的。建筑的造型设计也同样是我在几年的建筑设计学习中所头痛的问题。因此我想在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我对建筑造型设计与环境关系的理解及困惑。一.建筑造型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发展 当国家大剧院,“鸟巢”体育馆,央视新闻大楼等一批由国外建筑大师们设计的现代作品在神州大地上出现之时,大家都在讨论着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的冲突。的确,单看上图的这张国家大剧院照片,以及水上明珠的设计理念,它无外乎是一个优秀的建筑方案。但是,再看一下右下这张紫禁城的照片,黄色的的琉璃瓦,红色的宫墙,威严肃穆的象征着高度中央集权的中国古代宫殿,谁又能将他与这个体量庞大的“明珠”联系在一起呢?有支持者说,国家大剧院今天的不协调并不代表明天也不协调,今天的反对并不能代表建筑作品的优劣。诚然,如悉尼歌剧院,埃菲儿铁塔,罗浮宫前的金字塔等等一批建筑,无不是在设计建造的过程中遭受争议的作品。但我想,在建筑环境的思考中,不能仅仅停留在表象的感官中。而是要深入的了解一个民族文化。从埃及法老的衰亡,到爱琴海文明的崛起,再到罗马帝国的的诞生,西方建筑无疑有着他自己独立的发展过程,巴洛克,哥特式,法国古典主义等等都根深蒂固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的西方建筑。因此,当两座根源于同一支文化而采用不同时代元素的建筑比邻而建时,可能当时会引起一些争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缩短了二者之间的时代距离时,来源于文化深层的东西会将二者统一起来。这也就诠释了,为什么悉尼歌剧院,埃菲儿铁塔,罗浮宫前金字塔等建筑会最终得到人们的认同。 然而,国家大剧院这种完全西式的建筑,又让人如何将他与中国的文化相融合呢。二.建筑造型中传统与现代的取舍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不难让人联想到中国的园林建筑。我国古典建筑主要是通过群体组合而求得变化的。特别是江南一带的私家庭园,由于地处市井,经营的范围受到限制,为求得小中见大的效果,一般都是本着欲扬先抑的原则,以小空间来衬托大空间,这就是利用大小不同、形状不同、开敞与封闭的程度不同,而且气氛上也各不同—有的严谨整齐,有的自然曲折,把这些空间连接在一起,无论从哪一处空间院落而走进另一处空间院落,都可以借上述诸因素的对比而充满变化,从而使人有接应不暇之感。除园林建筑外,一般的宫殿、寺院、陵墓等建筑,由于气氛上要求庄严、肃穆,多采用对称的布局形式,这虽不及园林建筑活泼多变,但不排斥利用空间对比的手法来破除可能出现的单调感。例如曲阜孔庙和北京故宫,尽管规模大、轴线长、空间多、并且又都沿着一条轴线而依次串联,但由于充分利用空间的对比作用,却并不使人感到单调。 简单讨论了中国园林的建造手法,了解了传统的特点,现在似乎应该讨论一下现代的建筑了。我想选取贝聿铭先生所作的北京香山饭店,及苏州博物馆为例为例来表明我的一点理解。香山饭店是把当代旅馆建筑的体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把香山饭店置于香山这一特定的风景名胜之中,首先考虑的是两者之间的和谐。风景名胜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园林,贝先生以江南传统园林式民居的布局特色为蓝本,来营造香山饭店的内外空间。大体量的“香山”园林与小体量的“饭店”园林在空间形态上是“同构”的。在这类设计过程中,传统园林式民居的种种要经过概括,简约与提炼等“变通”处理,同时,把当代建筑的全新理念注入建筑创作之中,不仅使得江南传统园林式民居的神韵犹存,而且与北方的风景名胜交相辉映。贝先生对于中国园林的把握,我想在他的封山之作苏州博物馆中有着更好的诠释。 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著名园林拙政园旁边,外观上,建筑风格秉承明清江南水乡的园林特色,粉墙黛瓦,园趣十足当人们在争议新旧结合、城市风貌、建筑风格时,贝先生关注的却是吴文化本身,因为对出身在苏州的贝先生来说,姑苏的城市、建筑.园林,他已了然于心。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解读西方人对贝先生百读不得其解的东方人的思维和智慧之处,便是对整体的把握和对细微之处领悟的结合,而作为呈现在众人面前的建筑本身,往往是单纯和简约的。就像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如果不从它的建筑与建筑或环境的整体关系来认识、不从它的内部陈设或建筑上诸如色彩和图案等来解读,其单体本身并无属性和性格特点一样。这种整体式的解读正是贝先生的新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