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历史重要遗产信息.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鄂州历史重要遗产信息

鄂州历史悠久,帝尧时为“樊国”,夏时为“鄂都”,殷商时为“鄂国”,春秋战国时楚鄂王封地,三国时孙权在此称帝。 两朝古都:   鄂王城: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熊渠分封其子熊红到鄂州为鄂王,修筑鄂王城,这也是湖北简称“鄂”的由来。   武昌城:三国时期,吴王孙权为图霸业朔江而上,取“以武而昌”之义,改鄂县为武昌,在此称帝建都。东吴立国60年间,鄂州作为国都和陪都,先后达45年,与现在南京并称“东都”和“西都”。 鄂州历史纪要:   新石器文化遗存、夏商周 (约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21年)   据考古发现,公元前3000年前后,境内即有人类繁衍生息。华容和尚山村落遗址具屈家岭文化特征。蒲团吴家大湾村落遗址具龙山文化特征。新庙罗家嘴、西山团鱼山、葛店坟山地、华容螺丝眼、庙岭大山、太和金盆垴、长岭鸡鸣祠等地亦发现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及文化遗存。   约公元前2550--前2070年,帝尧时为樊国。罗泌《路史·国名纪》载:帝尧时有樊仲文,今武昌有樊山。   公元前2070--前1600年,夏为古三苗之地。   公元前1600--前1046年,殷商时为鄂国。《史记 殷本纪》载:纣王封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沙窝陈林寨、燕矶侧船地、七窑山及太和梅家祠等地遗址出土商代青铜觚、爵和陶器,其中青铜器大都有氏族铭文及族徽。   公元前879年(西周夷王七年),楚君熊渠伐扬越,至鄂。封中子红为鄂王,筑鄂王城。熊渠卒,熊红嗣位,仍居鄂;传六王至熊咢犹居于此,为楚之国都。熊咢铸夜雨楚公钟(宋政和三年出土)。有汀祖官山、新庙楼塘、华容码头、沼山金老坟、葛店平顶山、段店城子山、涂镇金盆地、公友龟山等西周至东周遗址。   公元前770--前476年,春秋时为楚之别都。楚共王熊审封其三子子皙为鄂君。始铸铜镜。子皙与鄂地越人泛舟于鄂渚,有越人歌谣流传。灵王时,子皙为楚之令尹。   公元前522年(楚平王六年),伍子胥奔吴,旧传县东三里有接渡石。泽林申映湾传为申包胥故里。   公元前475--前221年,战国时为鄂邑。   公元前323年(楚怀王六年),怀王封其弟启为鄂君,颁发鄂君启金节(安徽寿县出土),鄂邑水陆商队货运楚国各地。   公元前278年(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屈原放逐江南,行吟鄂渚。《九章·涉江》云: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西山有屈原望楚亭。   公元前223年(楚负刍五年),秦攻楚,俘楚王,秦王嬴政从汉水至鄂渚樊口,废负刍为庶人。楚亡。   秦汉三国(公元前221年--公元280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置鄂县,属南郡。其领域西北界长江、东抵江西、南接湖南。   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汉为鄂县,属江夏郡。刘邦封大将樊哙于鄂县,灌婴筑鄂县城。   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十一年),荆王刘贾于沼山大战淮南王英布,战死,刘邦为其立荆王庙。   公元208年(汉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关羽驻军樊口。孙刘联军大破曹军于赤壁,魏、蜀、吴三国鼎立势成。   公元209年(汉建安十四年),孙权与周瑜、鲁肃、张昭于城东虎头山商议建都大计,闻凤鸣,遂筑凤凰台。   公元220年(魏黄初元年),孙权在樊口设樊山戍。  公元221年(魏黄初二年),四月孙权自公安迁鄂县,取以武而昌之义,改鄂县为武昌县。分江夏立武昌郡,辖武昌、阳新、沙羡、下雉、柴桑、浔阳等六县。八月曹丕封孙权为吴王。筑吴王城。次年铸数千铜釜。   公元224年(吴黄武三年),佛门名士支谦与印度僧人维祗难、竺律炎居武昌,共译《法句经》、《太子瑞应本起经》,江南始传佛教。   公元226年(吴黄武五年),孙权采武昌铜铁作千口剑、万口刀。后出土有孙权之侄铭文弩机、侄孙孙将军门楼。朱应、康泰出使南海诸国,朱应著《扶南异物志》,康泰著《吴时外国传》。   公元229年(吴黄龙元年),四月孙权称帝,是为吴大帝;在南郊筑坛祭天。传有黄龙蟠于江心矶上积日方去,遂改元黄龙。由建业迁富户千家落籍武昌,居民增至10万。于西山建避暑宫、读书堂。颁屯田令,鼓励垦荒。武昌为全国四大铸镜中心之一,有铜镜之乡美誉。九月迁都建业,陆逊辅太子孙登留守武昌,为吴陪都。   公元238年(吴赤乌元年),传武昌麒麟现。   公元265年(吴甘露元年),九月,末帝孙皓自建业迁都武昌。不愿意离建业者编唱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童谣,樊口鳊鱼始名武昌鱼。次年十二月还都建业。   公元271年(吴建衡三年),吴监池司马孟宗卒。宗居武昌,事母至孝,民间流传孟宗哭竹冬生笋故事。 两晋南北朝(公元280--581年)   公元280年(吴天纪四年西晋太康元年),三月龙骧将军王浚率巴蜀之军克武昌,进逼建业,吴亡,三国归晋。分武昌县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