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中央电视台一套《今日说法》2011年9月17日播出《被虐待的女童》,讲述了江西一名9岁女孩婷婷受亲生父亲和继母虐待两年,浑身伤痕累累触目惊心,仅左腿就有一个碗口大深及肌肉层的溃烂伤口,多次住院治疗,并留下巨大的心理创伤。 2、今年6月,本报曝光了苏州市一名7岁女童被其亲生父亲虐待毒打导致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造成脑积水。此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3、据2010年11月21日《西安晚报》报道,当地一名9岁男孩飞飞在当年6月10日被自己的亲生父亲刘世奎伤害致死。当时,孩子身上新伤旧斑,惨不忍睹。 2001年11月19日是第一个世界防止虐待儿童日,以后每年的11月19日被确立为世界防止虐待儿童日。11月20日,世界儿童日。 中国家庭的传统教育理念: “棍棒底下出孝子” “不打不成材” 对吗???? 儿童虐待 一 儿童虐待的定义及形式 二 儿童虐待的原因 三 虐待对儿童的影响 四 儿童虐待的心理治疗 一 儿童虐待的定义及形式 儿童虐待:WHO(世界卫生组织)对儿童虐待的定义是指对儿童有义务抚养、监管及有操纵权的人做出的足以对儿童的健康、生存、生长发育及尊严造成实际或潜在伤害的行为。 包括四种形式 躯体虐待 情感虐待 性虐待 忽视及经济剥削 躯体虐待:对于儿童,踢、踹、捏、打耳光、拉耳朵、拉头发、鞭打、捆绑、香烟烫伤,与过度的体罚 情感虐待:谩骂、嘲笑、羞辱、批评、恐吓威胁、损毁或丢弃物品、烹煮宠物等。 性虐待:通常指成人或年纪较大的青少年,对儿童性虐待,得到刺激的快感。强迫儿童裸露生殖器或触摸,或对儿童使用情趣用品,或异物插入等 忽视及经济剥削: 持有监护权的成人,对于受扶养的未成年亲属,对于其饮食、教育、医疗、衣物、卫生等基本需求,刻意忽视。特征是明显的营养不良、不合身的衣物、学龄儿童未去学校等。 二 儿童虐待的原因 (一)儿童个体因素 智力和躯体发育迟缓,出生前后脑损害、早产及低出生体重的病史。 一些儿童在气质上属于养育困难类型,易激惹、哭闹无常、难于安抚和纠缠母亲等 1岁以后具有多动、顽皮、攻击性行为等特征的儿童也易遭致父母打骂; 入睡困难、睡眠不宁、遗尿、抽动性问题、慢性疾病的儿童亦容易遭到虐待 (二)家庭原因: 1 家庭经济情况欠佳、社会地位低下、过频的应激事件、家庭危机 2 一些施虐父母存在智力偏低,有酗 酒、吸毒、人格和情绪异常等精神和行为障碍 3 家庭保姆虐待儿童事件有上升趋势 (三)社会因素 1 社会稳定因素,如战争、社会动荡不安 再如社会环境、风俗习惯等对儿童躯体虐待有着重要的影响。 2 受传统性别歧视观念的影响,一些偏僻农村地 区目前仍有丢弃女婴,虐待女童的现象存在。 3 许多家庭片面重视早期教育,以剥夺儿童的游戏玩耍时间来严厉、超负荷地训练儿童 三 虐待对儿童的影响 1 儿童身体的影响 影响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破坏正常生理功能、降低健康水平、损伤体质健康、有的造成终生伤残。 儿童受虐待对以后人生发展的影响??? 2 对受虐儿童心理的影响具体表现 儿童虐待与人格障碍(生理学解释) (1)发现儿童期遭受情感和躯体虐待者,容易出现边缘 型、回避障碍、受虐狂、自恋倾向 (2) 遭受情感虐待较容易导致施虐倾向,遭受躯体虐待较易出现偏执倾向 (3)性虐待更多倾向反社会人格特质,严重人格不良可以出现在遭受多种形式虐待者 生理学的研究解释 由于虐待发生在童年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严重的应激反应会对大脑结构和功能打下无法消除的烙印。这种虐待可诱发分子生物学效应的级联反应,造成不可逆的神经异常发育。受虐儿童后期出现的极端人格改变 虐待对受害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 理论研究:功能核磁共振( fMRI)研究发现,这类儿童到成年期时大脑的海马出现缩小,而且杏仁核也缩小 具体表现:虐待与儿童词汇和造句方面的语言发展迟滞有关 一些研究发现,受虐儿童在阅读、数学等标准化测验中的得分都显著低于正常儿童,而且躯体虐待、性虐待、忽视等受虐待子群在测验中的表现也存在许多差异 虐待对受害儿童社会性情绪发展的影响 理论研究: 20世纪90年代早期,精神卫生专家认为虐待导致的结果主要是心理作用造成的情感和社交方面的问题。精神分析理论的解释是,童年期遭受的虐待(应激事件)助长了心理防御机制,使成年后产生自我挫败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