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慈与智慧 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仁慈与智慧 2

写在前面的话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用文字记录下来,就成了一本本的国学经典。国学经典底蕴丰厚,蕴藏丰富的为人处事的经验和道理,其思想内涵的核心就是仁、义、礼、智、信。作为儒家所谓的“五常”,“ 仁、义、礼、智、信”的提出有一个历史过程,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扩展为“仁、义、礼、智”,董仲舒完善为“ 仁、义、礼、智、信”。汉代以后,“五常”贯穿于整个中华伦理的发展过程,成为中华传统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 提起“五常”,我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古代的名人故事。唐太宗仁德布于四海,让我们知道什么是“仁”;关云长“义薄云天”,让我们知晓什么是“义”;花木兰替父从军,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礼”;文与可“胸有成竹”,让我们懂得什么是“智”;“千金难买季布一诺”,让我们理解什么是“信”。 今天,我们如何认识“五常”,如何赋予“五常”新的时代内涵,如何充分汲取“五常”的合理内涵,并将其合理地引入青少年德育教育,促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呢?无疑,这些重大课题确实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努力解决。 为了引导孩子们自觉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走上仁爱、忠义、知礼、睿智、诚信之路,我们编写了这套《小学生必读国学经典》,力图系统地爬梳整理、深入浅出地阐释以“ 仁、义、礼、智、信”为核心内容的中华传统价值体系。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通过诵读这些国学经典,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价值会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编 者 2010年8 仁 “仁”: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是人与人相互亲爱。《礼记?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是以亲子之爱的心理根基,而又高于亲子之爱的人性的自觉。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聚集在一体,形成了以“仁”为中心的伦理道德结构,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牺牲生命,即“杀身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又“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又《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庄子?在宥》:“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清谭嗣同《仁学?界说》:“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虚心,故虚识。” 儒家讲的“仁”,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美好的情操。《礼记》说,“上下相亲谓之仁。”《春初?元命苞》说:“仁者,情志好生爱人”,“仁者”是对有仁德之人的称乎。有时候,用“仁”来指对万物生育的事物有恩情。古代特别推崇仁政,认为行使仁义的人才可以叫做王。 从孔子倡导“仁”学以来,“仁”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的品德”。孔子把“仁”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把“爱人”作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归仁”作为最高的社会道德理想。讲“仁”,就是讲人与人的关系,讲人对人的爱,由对父母的爱、兄弟姐妹之间的爱,进而上升对他人的爱。仁,不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道德标准,而且是最普遍的道德标准。讲“仁爱”,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理念。中国人至今仍然把品德高尚的人看作是“仁人”,没有高尚品德的人是“不仁”。“仁爱”思想,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特殊品质。以“仁”为核心形成的古代人文情怀,经过现代改造,可以转化为现代人文精神。 国学经典我吟咏 EQ \a(jūn,君) EQ \a(zǐ,子) EQ \a(yù,喻) EQ \a(yú,于) EQ \a(yì,义) EQ \a( ,,) EQ \a(xiǎo,小) EQ \a(rén,人) EQ \a(yù,喻) EQ \a(yú,于) EQ \a(lì,利) EQ \a( ,。) 【大意】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 ——《论语?里仁篇》 EQ \a(lǐ,里) EQ \a(rén,仁) EQ \a(wéi,为) EQ \a(měi,美) EQ \a( ,。) EQ \a(zé,择) EQ \a(bù,不) EQ \a(chǔ,处) EQ \a(rén,仁) EQ \a( ,,) EQ \a(yān,焉) EQ \a(dé,得) EQ \a( ,?) ——《论语?里仁篇》 【大意】以居住在有仁德风气的地方为好。选择住处,如果不选择有仁德之处,怎么能说是明智呢? EQ \a(yì,一) EQ \a(jiā,家) EQ \a(rén,仁) EQ \a( ,,) EQ \a(yī,一) EQ \a(ɡuó,国) EQ \a(xīnɡ,兴) EQ \a(rén,仁) EQ \a( ,;) EQ \a(yì,一) EQ \a(jiā,家) EQ \a(rànɡ,让) EQ \a( ,,) EQ \a(yī,一) EQ \a(ɡuó,国)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