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趋势与展望.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趋势与展望1]。 心理咨询与治疗是现代行为科学中较新的一门学科,它从西方引入我国成为一门心理学应用学科与服务工作,在中国的内地真正的发展只有十五年的历史,在香港只有二十五年的时间, 在率先引进这项事业的台湾也不过是四十余年。近年来,心理咨询和治疗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和趋势, 为此,郑日昌、常永才等国内学者都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第一节??????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整合趋势 一、整合的倾向 在心理学发展短短百余年的历史中,学派林立,百家争鸣,对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各有建树。从弗洛伊德创立心理分析学派至今,心理治疗的各种学派、体系不断涌现,交叠更替。在美国,1959年哈珀(R.A.Haper)认定有36种心理治疗的体系;到1976年,帕洛夫(RT.B.Parloff)发现共有130余种疗法;到了1986年,卡拉瑟(T.B.Karasu)则报告有多达400种以上的心理治疗学派[2]。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精神分析学派、行为学派、人本主义学派等,每一种学派又衍生出多种治疗的理论和方法技术。在发展初期,各派互相排斥,门户甚深。但是由于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在实践中学者们认识到,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理论和方法能在所有情境下解决所有人的所有心理问题[3],其效果或各有所长,或无显著差异。于是,人们逐渐抛弃门户之见,打破学派林立的局面,彼此借鉴,取长补短,不拘一格。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或同时采用几种不同学派的方法,这样,心理咨询和治疗就朝向一种兼容和整合化方向迈进了。 从不同的学派来讲,每一学派都在致力于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并在临床实践中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周期。与此同时,他们也向外吸收一些于己有利的其他学派的理论观点和技术方法。相比之下,吸收外来的方法技术的倾向更为积极。心理分析学派的许多治疗和咨询者运用了行为学派的某些方法[4],而行为学派的治疗和咨询者们也在不断吸收和运用其他学派的方法充实自己[5]。 在美国, 持有该立场的临床心理学家已经于80年代成立了一个专业组织——整合心理治疗学会(The Society for the Exploration of Psychotherapy Inergration , SEPI)办了一种专业刊物——整合与兼容心理治疗杂志(Journal of Integrative and Ecletic Psychotherapy)[6]。Eclectic这里被译为“折中”,在60年代,折中主义还是一个不大受欢迎的字眼,而到了80年代却有越来越多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称自己奉行的是折中主义。有人对美国自1974年以来的十五年的临床心理学研究作了回顾总结,发现近50%的都是兼容取向[7]。还有人对临床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和社会工作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所作的调查发现,有68%的人认为自己属于兼容学派[8]。 方法上的兼容导致了理论上的整合(integrative),所谓整合是指将不同的理论作更高层次的统整和综合。从兼容到整合的过渡,是寻找各种理论与方法的共同要素(common factors)。兼容模式的代表人物是Lazarus和Beutle,整合模式的代表人物是Beitman和Patterson。虽然方法兼容目前已经相当普及,但是理论整合却并不十分成功。正如Lazarus[9]所言,对理论的统整并非今人的能力所及,而对共同因素的寻找已有所收获,几乎所有学派都强调“治疗关系”的重要[10],甚至认为治疗关系可以作为整合辅导理论的基础。但他同时又指出,只有对治疗的哲学与理论有一致的看法,才能对治疗的实务有一致的看法。 ? 二、趋向整合的原因 纷繁众多的心理治疗学派,曾经经历了若干年的相互隔阂与对立,争论与竞争,近年来则出现了趋向整合的局面。贝特曼等(B.D.Beitman et .al)认为其原因为:(1)各种疗法剧增;(2)单一理论存在不足;(3)各种疗法效果相同;(4)通力寻求治疗成功的共同因素;(5)强调病人的特点和治疗关系;(6)社会政治对心理治疗提出的现实要求[11]。其他研究者也曾讨论过出现整合倾向的原因[12]。综合各个方面的情况来看,当前出现整合倾向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不同疗法功效相近 心理治疗的各家各派理论众说纷纭,主要是围绕着理论观点上的不同看法进行的,但在治疗结果上,都可以用疗效代言。 一些将不同的心理治疗、咨询方法与控制组和安慰剂组进行实验性比较的研究发现,治疗组疗效显著[13][14]。此外,对于不同来访者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与咨询的研究也表明,各种心理治疗与咨询的方法的效果是十分接近的。例如,在一项使实验者减轻愤怒的研究中,合理情绪治疗和格式塔的治疗方法都可以使实验人员的血压下降,并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