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三代(袁行霈版本)
第六编 元代文学
一、元代文学概述
(一)元朝及元朝文学的时间界限
元代:从通史讲,指忽必烈灭南宋的1279年到元顺帝从大都北逃的1368年。
从断代史讲,包括1206年-1271年的蒙古时期,1279年-1368年的元朝时期和 1371年-1570年的“后元”时期。
元朝文学:从蒙古王朝灭金、统一北中国(1234年)到元顺帝逃离大都(1368年),约134年时间。
(二)元朝的社会发展情况
1.经济上:农业和手工业不断发展,城市商业经济日益繁荣。
2.政治上:社会黑暗,吏治腐败,冤狱遍野,对被征服地区肆意掠夺,弄得民不聊生。
3.推行民族压迫和歧视政策:人分四等、十类。
4.思想上:呈现出活跃松动的态势。
5.文化上,一是广泛吸纳各民族的的文化,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文化的大融合;二是轻视学术文化,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低下。
(三)元代社会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1.经济的发展,城市工商业的繁荣,催生了庞大而密集的市民群体,为元曲的发展提供了广大的受众和土壤等物质条件。
2.社会的黑暗,腐败的吏治,深重的民族压迫、阶级压迫和人民群众此起彼伏的反抗斗争,以及信仰的多元化,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
3.知识分子社会地位下降,沦为书会才人,成为市民文学的编撰者、整理者和倡导者。
4.信仰的多样化,松动了封建礼教的磐石,使元代文学作品中出现众多违背封建礼教的人物。
5.文化的大融合,使元代的文坛更加多姿多彩。
(四)元代文学发展概况
1.抒情文学退居次要位置
2.叙事文学兴盛,并成为元代文学的主流
3.元曲是元代文学的辉煌代表
(五)元曲
1.曲的概念:曲是继词之后产生的一种新诗体,与词一样是可以按一定乐谱而唱的歌词。曲被称为“词余”,词即所谓“诗余”。
2.元曲的兴起:与音乐的发展演变密切相关。
3.元曲主要包括两部分:散曲与杂剧。两者在音乐、文字性质属同源,但在文学性质上却是异体。
散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新诗体,多用于抒情,有韵,属于抒情性文学。
杂剧多叙事,属叙事性文学。
另外还有南戏。南戏发展到元末已经定型并臻于成熟。
元曲文化意义
1.作为元曲主体的杂剧标志中国古代文学主流由雅趋俗的大转折。
2.元曲的通俗表现为浓郁的民族民间色彩。
3.元曲中的艺术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进步的传统价值判断。
4.元代文学开始显露出某些悖逆传统的新的思想因素。
二、元代的散曲
(一)散曲的概念及起源
1.概念:散曲元人称之为“乐府”、“今乐府”,它从词发展而来,是在金代各种民间曲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一种新体诗。它是配乐歌唱的曲子,每支曲子都属于一定的宫调,有一定的曲牌名和格律要求。
2.起源:
兴起于宋金时期,是我国古典诗歌不断推陈出新的产物。
词的衰微促进了曲的产生。
音乐曲调的变化,是曲得以产生的更主要的原因。
(二)散曲的体制
散曲的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等几种形式。其中小令和套数是散曲最主要的两种体式。
小令:在元代又称“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它是单个曲子,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它原来是流行于民间的词调和小曲,经整理而成。其名称源自唐代的酒令。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其最基本的特征。小令除了单片只曲外,还有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它由同题同调的数支小令组成 。
套数,又叫“套曲”、“大令”、“散套”,是由两支以上属于同一宫调的曲子联合而成歌的组曲。套数的体式特征最主要的有三点:即它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首曲牌连缀而成;各曲同押一部韵;通常在结尾有“尾声”。有无尾声是区分小令和套曲的明显标志。故燕南芝庵先生《唱论》说:“有尾声名套数。”
带过曲指宫调相同,音律能衔接的两个或至多三个曲调连缀在一起,首尾一韵,共咏一事,属于小型组曲。与套数比较,其容量要小得多,且没有尾声。它是介于小令和套数之间的一种特殊体式。
(三)散曲与词的联系与区别
同:两者都是合乐的歌辞,都要受声韵格律的约束,在形式上都是长短句。在称呼上常混用。二者关系密切。
不同:
形式体制上,曲更能尽长短变化、伸缩自如之能事。曲句可短到一、两个字,也可以长到几十个字。曲可以加衬字,故曲风通俗明快、奔放恣肆。词一般不用衬字,故词风严谨含蓄。
在音韵上,词韵和曲韵分属不同的语音系统。
风格上,散曲既可端庄文雅,绮丽秀美;也可明快奔放,急切透辟,冲口而出。
(四)元散曲的发展和代表作家
1.元代前期散曲创作概况:
前期的创作中心主要集中在北方的大都,依其社会身份,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书会才人作家,以关汉卿、王和卿为代表;
二是平民及胥吏作家,可以白朴、马致远为代表;
三是达官显宦作家,以卢挚、姚燧为代表。
关汉卿
关汉卿散曲现存小令57首,套数14套。
散曲内容:一是描写男女恋情和离情别绪的;
二是感物抒情之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检测试卷.pdf VIP
- 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ppt VIP
- 通桥(2016)8388A 高速铁路常用跨度梁桥面附属设施.docx VIP
- 新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5.走近科学家》教学设计.docx VIP
- 幼儿园课件:《牵牛花和它的朋友们》.pptx VIP
- CBT 3495.10-1995 船舶工业档案管理规则 档案收集及其业务指导要求-行业标准.pdf VIP
- 小学教育学 第二章 学校.ppt VIP
-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2.3《诗意的色彩》教案.pdf VIP
- 2024年秋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课标版).docx VIP
- 安全导则发布稿.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