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拟人隐喻的认知探寻及文化诠索.docVIP

汉英拟人隐喻的认知探寻及文化诠索.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英拟人隐喻的认知探寻及文化诠索   【摘要】拟人辞格在汉英中不胜枚举。本文作者通过大量搜集、整合和分析汉英拟人辞格案例的基础上发现,拟人辞格涉及两个认知域,即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解构过渡,即涉及一个概念向另一个概念的映射,?释了认知隐喻的本质。通过汉英拟人辞格的对比,发现汉英拟人存在相同的本质,但也存在表现和内涵差异。通过对比其异同,从中西方文化模型来阐释汉英拟人隐喻异同的深层次理据。   【关键词】拟人 隐喻 映射理论 文化模型 概念隐喻   一、引言   英语辞格personification在《韦氏新世界词典》中被定义为:“a figure of speech in which a thing, quality, or idea is represented as a person”。汉语拟人是指把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拟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这样的修辞手段。传统上对于拟人的研究拘泥于定义、类型、修辞效果、语用功能等方面。本文将拟人辞格研究深入至人类思维的认知科学层面,研究拟人生成的心理机制,并且从中西方文化机制方面深入探索拟人隐喻,探讨其异同和存在依据。   二、拟人的认知隐喻模式   拟人是将通常用于描写人的词语用于描写物,赋予“物”人的行为、思想和情感,将“死物”变“活物”。借用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使得描写对象栩栩如生,借此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提升语言的表现力和生动性,更加吸引读者。拟人辞格形成和理解涉及两项不同的事物,需要读者通过想象这一普遍具有的认知能力完成。而想象作为隐喻的重要手段,它在拟人辞格中的存在就证明拟人本身具备隐喻的潜质。Lakeoff在其《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指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层面的表达手段,而且是人类思维过程的表现。他同时指出,人类的概念系统是以隐喻为结构的。人们靠隐喻来思考,隐喻实质上成为人们的一种思维方式。正是因为隐喻这种认知本质,所以隐喻无处不在。这种隐喻理论被称为“概念隐喻理论”。Lakeoff认为人的心里理解涉及两个认知域,一个为始发域,一个为目标域。概念隐喻是跨认知域的映射,是以始发域之经验来解读目标域的经验。始发域的部分特征被映射到目标域上,后者因为前者的一些行为、神态等得到部分理解。在这一角度来看,拟人本质上与隐喻是相同的,这也就造就了拟人本身的隐喻模式。   三、汉英拟人隐喻的异同   汉英拟人隐喻运用广泛,抒发强烈感情、语言感染力极强的一种隐喻方式。它们的共性也是显著的。   1.汉英拟人隐喻的趋同。通过搜集大量实例,不难发现汉英拟人隐喻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相同点。   1)把抽象概念当做人来描写。通过比较汉英拟人隐喻,不难发现大量汉英拟人隐喻都存在将抽抽象概念拟人化的现象。   (1)When poverty comes in at the door, love flies out of the window. (贫穷进门来,爱情越窗飞。)   例(1)中,“come in”和“fly out of”都是拟人化的动作,将“贫穷”和“爱情”这一对抽象事物比作“人”,阐述二者的格格不入,将“贫穷”与“爱情”对立的一面表现地淋漓尽致,活灵活现。   (2)正义被绑着示众,真理被蒙上眼睛,连元帅也被陷害,总理也死而含冤,(艾青《在浪尖上》)   上述例句中,将“正义”和“真理”两个抽象概念当做人来描写,赋予人的行为和感情,充分体现作者的不满与愤怒。   2)把非生物当做人来描写。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都有大量的文学作品为了寄托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启用了大量的拟人来增强表现力。   (3)The storm was raging and an angry sea was continuously tossing their boat. (暴风雨在怒吼,汹涌的海浪不停地撞击他们的船。)   在常理中,暴风雨来临会发出声音,但不会带有感情色彩“怒吼”。汹涌的海浪会拍打,但不会赋予人的行为而主动“撞击”船只。该句中这样使用拟人辞格,将暴风雨和汹涌的海浪绘画成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吸引读者。   (4)这时,春风送来沁鼻的花香,满天的星星都在眨眼欢笑,仿佛对张老师那美好的想法予以肯定和鼓励。(刘心武《班主任》)   例(4)中,动词“送来”和“眨眼欢笑”这一对动作都是人特有的动作和表情,此处用来形容“春风”和“星星”看起来有点脱节,却将张老师心中的满足与欢喜表现的非常生动形象。   3)把有生物当做人来写。汉英拟人隐喻中都存在将植物、动物等有生命事物当做人来描写。将动物赋予人的行为动作,使得动物的世界像人的世界一样丰富多彩。将花草树木等拟人化,托物寓意,从中表现人的不同心境、不同的情感。   (5)Edelw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