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点的制备及其纯化工艺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量子点的制备及其纯化工艺研究   摘 要:普通有机荧光染料荧光强度不够,且易发生淬灭。量子点以其较高的荧光强度和光稳定性,易修饰等特点,有望成为传统荧光染料的替代物。[1]本文以碲粉、氯化镉为原料,采用水相制备法制备水溶性CdTe量子点,并对其进行纯化。且进行粒径大小、紫外等分析。   关键词:水溶性CdTe量子点;制备;纯化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3.257   0 引言   量子?c(QDs,quantum dots),可称为半导体纳米晶,通常是由II―VI、III―V或IV―VI族元素组成,粒径一般介于1~10 nm。目前,所采用的量子点合成方法主要有有机金属法、有机绿色化学法、巯基水相法、水热合成法以及微波辅助水相合成等。采用巯基水相合成法合成量子点,所需原料价格低廉易得、合成过程简单、所得量子点只需简单纯化后即可直接用于生物体系,而且合成过程无有毒有害物质产生,因此量子点的合成与研究应用多采用此法[2]。   本文采用水相合成法制备了CdTe量子点,并运用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粒径分布等方法和技术。对所合成的量子点进行表征分析。   1 水溶性量子点的制备   该方法选用离子型前驱体,阳离子为Zn2+、Cd2+或Hg2+,阴离子为Se2-或Te2-配体选用多官能团巯基小分子,如巯基乙醇、巯基乙酸、巯基乙胺等。介质为水。通过回流前驱体混合溶液使纳米晶逐渐成核并生长[3 4 5]。   2 CdTe量子点的表征   2.1 CdTe量子点呈现的颜色   本实验合成出来的量子点核心是CdTe,以镉的巯基乙酸(Cd-SR)外壳包覆的核壳型量子点,随着粒径的逐渐增大,CdTe量子点的颜色逐渐由绿变红,依次发出绿色,黄色,橙色,红色等荧光。如图1所示CdTe量子点的荧光颜色图。   2.2 粒径分布(MSD)   取纯化干燥后的量子点,加入200?L溶解,用0.22?m滤膜过滤,采用激光粒径仪测定粒径分布。约为6.20nm。(如图2)。   由于前期未纯化缘故,所以杂峰比较高,主要集中在100nm和1000nm附近。经过纯化后杂峰会减小很多。检测与浓度也有很大关系,由于前期浓度较低,所以有时基本检测不出来所需东西。加大浓度后检测峰值会有很大变化。   2.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取纯化后的量子点,稀释一定倍数,测定紫外图谱(如图3)。   3 研究展望   虽然关于量子点的研究尚在襁褓中,但它的成长速度非常惊人。水相中合成的一系列量子点都有着巨大的价值。量子点在很多领域的应用都值得期待。本文只探究了量子点的制备及纯化工艺,且由于时间关系,未尽完善。   目前,量子点在靶向标记荧光成像、多种蛋白的定性检测、食物安全检测、病原微生物和生物分子检测等方面都有应用,但其毒性大,杂质多,生物利用度低,偶联较困难,限制条件较多等也是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生物利用率,提高量子点与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偶联效率,可以研发高效、高选择性、高度特异性标记生物分子的新技术,将更多种类的生物分子用于量子点免疫印迹分析等研究,大大增加量子点在生物、医学、药学领域中的应用,而且,有利于推动药物靶向系统的开发和研制,实现实时研究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更深入研究药物作用过程[6]。   参考文献:   [1]赖璐,吴小梅,梅平.水溶性CdTe量子点的合成及表征[J].广州化工,2013,41(11):1.   [2]葛颖新.CdTe量子点的制备、表征及在荧光探针中的应用[D].沈阳:东北大学,2006(01):16-17.   [3]张皓 杨柏.荧光纳米晶制备及其与聚合物的复合组装[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29(02):218.   [4]朱文凤.低毒性量子点的合成及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38-39.   [5]闻中凯,董宇平.荧光量子点复合微球的制备[J].化工新型材料,2006,34(06):1.   [6]周玮婷,曹霞,余江南,徐希明,童珊珊.量子点偶联技术及其在免疫印迹中的应用进展[J].药物分析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2015,35(04):569-573.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