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鹿蹄草属植物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与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摘要] 鹿蹄草属植物广泛分布于北温带各区域,主要含有醌类、酚苷、萜类、黄酮类及挥发油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抑菌、抗心肌缺血、抗炎等多种药理活性。该文在广泛检索文献基础上对鹿蹄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与质量控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鹿蹄草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鹿蹄草;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质量控制
[Abstract] Plants from the genus Pyrola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North Temperate zone. The quinones, phenol glycosides, terpenoids, flavonoids and volatile oil compounds have been identified from these plants. The in vivo and in vitro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genus Pyrola plants exhibit a wide range of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including antioxidant, antitumor, antibacterial, anti-ischemia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of the genus Pyrola plant, this review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pharmacology and quality control in recent years which can provide evidences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 on the genus Pyrola plants.
[Key words] Pyrola; chemical constituents; pharmacology; quality control
鹿蹄草??Pyrola L.植物,隶属于被子植物门鹿蹄草科Pyrolaceae。该属有植物25种以上,广泛分布于北温带各地。在我国境内分布有23种,1变种。西部地区生长较盛,陕西、甘肃、青海等省份为主产区。近年来,鹿蹄草属植物的药用价值受到广泛关注。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药材鹿衔草项中鹿蹄草P. calliantha H. Andres或普通鹿蹄草P. decorata H. Andres的干燥全草为正品。红花鹿蹄草P. incarnata Fisch. ex DC.、肾叶鹿蹄草P. renifolia Maxim.、日本鹿蹄草P. japonica Klenze ex Alef.、小叶鹿蹄草P. media Sw.等种作为药用植物在其他国家也有着悠久的研究历史[1]。
鹿蹄草是我国传统药用植物,别名鹿含草、鹿寿草、破血丹、小秦王草,始载于《滇南本草》。其性味苦、甘温,入肺、胃、肝经,能祛风湿、强筋骨、补虚益肾、活血调经、止咳止血。主治金创出血、吐血衄血、蛇虫咬伤、风湿痹痛、腰膝酸软、崩漏等。《本草纲目》曰:“金疮出血,捣涂即止。又涂一切蛇虫犬咬毒。”鹿蹄草科植物因其具有的重要研究价值而日益受到关注[2-3]。现代研究表明,鹿蹄草中所含化学成分主要为醌类、酚苷类、萜类、黄酮类及挥发油类化学成分。日本、加拿大及前苏联等国都对鹿蹄草的有效成分开展了广泛研究[4]。鹿蹄草的药理活性主要包括抗氧化、抗肿瘤、抗菌、抗心肌缺血及抗炎作用。本文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鹿蹄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深入研究鹿蹄草属植物及对其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1 化学成分
对鹿蹄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可以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Inouye等先后从鹿蹄草属植物中分离出梅笠草素[5]、鹿蹄草苷[6]、高熊果苷[7]、水晶兰苷[8]等多种成分,随后的研究中我国的王军宪等从鹿蹄草属植物中分离出了β-谷甾醇[9]等成分。而对鹿蹄草化学成分的研究还在持续进行中。2015年,Kirillov等[10]在鹿蹄草挥发油成分中鉴别出了邻笨二甲酸二丁酯等成分。
1.1 醌类化合物 鹿蹄草属植物含有多种醌类化合物,见图1,其结构多为α-(1,4)萘醌类型。其中梅笠草素(1)为最具有代表性的醌类成分,梅笠草素最先由Inouye等[5]在肾叶鹿蹄草中分离得到,而后从其他种的鹿蹄草中亦得到该化合物;该物质具有广泛的生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