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趣-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茶趣-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茶 趣 五一大假前,朋友送了几包茶,是那种软包装的竹叶青。朋 友特别叮嘱是明(清明)前的新茶,留着自己喝。泡了一杯试试, 果然是茶色碧绿晶莹,其味清香袭人。 其实喝茶于我 ,本无什么讲究 ,每见电视之上 ,那些衣冠楚 楚的成功人士 ,坐于或豪华 ,或典雅的包间之内 ,淅淅沥沥地弄 出一些过场来后 ,两手捏一牛眼小杯 ,轻啜一口做陶醉状 ,我便 会从心中生出些许嘲笑之意:这也能叫喝茶! 似我等粗俗之辈 ,实难做出那等儒雅之状。每遇口渴之时, 常常顾不得什么斯文,捧杯豪饮 ,一饮见底 ,只见那刚才舒张开 来的茶叶,湿漉漉地委屈着自己清丽雅洁的身子,于杯底 缩 成一 ·3· 团 ,好不可怜!而渴饮之人则全无怜香惜玉之情 ,将茶杯置于桌 上 ,连呼店家斟茶。待那 滚 烫的沸水翻腾着这 娇 嫩的绿芽,一遍 , 一遍 ,直至茶水发白,那碧色的 叶儿,也渐失光泽。告之朋友, 朋友笑曰:你那叫牛饮,人家是品茶!我无言。 茶到底是该品还是该饮,大概属于萝卜白菜之类的话题。不 过唐人卢仝那首著名的《七碗茶》诗,倒是可以作为我饮茶观的 例证。别的先不说,只看那诗名为七 “碗” ,便知这古人喝茶并无今 人故作优雅之态。我想,古时能称之为“碗”者,断然不会是现今在 高档餐馆用餐时,那状如酒杯似的饭碗。大碗喝茶,且连喝七碗, 那是何等的豪情!而不到七碗,则难有“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 之感。 川人喝茶,大多不太讲究,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下随意而饮。 四川的茶楼茶馆遍及大街小巷,凡是利于人们聚集的地方,生意 便很红火。至于说到喝什么样的茶,那倒是因人随意了。 成都人喜喝花茶,是用那种含苞待放的茉莉花蕾和着新采的 ·4· 茶叶配制而成的。记得在 20 世纪 六七十年代,一般平民百姓,一 杯 “ 三花” (三级花茶的简称)便可让其在竹楼竹椅的茶馆里逍遥半 天。如遇谁家红白喜事,泡上杯“ 二花” (二级)那香味便可漫及半 条小街。但时至今日,无论高档的茶坊,还是遍及大街小巷的茶 馆 ,“ 二花”“ 三花” 早已不见踪影,茶的等级已是越喝越高,但在上 了些年纪的人看来,即便是特级花茶,其味似乎也难及当年“ 三花” 入口时的芳香。 家乡人喝茶多以青茶 为主,特别喜欢产自峨眉山的竹叶青。 “竹叶青” 之名,取其形也。采用清明前尚未开放的嫩芽尖焙制而成, 其形似竹叶。泡茶之时最好用青花瓷的盖碗或玻璃茶杯,此等器 具泡茶,较具观赏性。先用少许开水将茶叶发开(浸泡),两三分 钟后再用开水将其冲起。此时,茶汤已微见碧绿之色,透过玻璃 杯子,便可见到针状的茶叶在一片碧色之中上下漂浮,即使将其 泡胀,其叶也不展开,只是随着渐渐的饱满如竹叶般慢慢地沉将 ·5· 下去。喝茶人的心情也随着这茶叶的沉浮,渐渐地进入到一种闲 适的状态之中。 不过,无论喝的是什么茶,大多数的川人,喜欢的还是喝茶 时的那种闲适的情趣。每遇闲睱时光,呼朋唤友,或于江边林间, 或于山野农家小院,青山碧水,绿荫环抱。一色的方桌竹椅,用 那烧制的粗砺盖碗,泡上一碗明前的新茶。未喝之前,先是用左 手将茶碗端起,右手覆于茶碗之上,用拇 指和食指捏着碗盖,缓 缓地揭开,一股清香便扑鼻而来,闭目轻吸一口,那气息便游进 鼻中,丝丝地沁入心脾。然后睁开微醺的双眼,斜斜地用那碗盖 的一边,轻轻地拂拂那漂浮的茶叶,待其慢慢沉下,再将茶碗置 于唇边,浅浅地喝上一口,慢慢地将其咽下,那微微的苦涩混合 着或浓或淡的清香便浸透了你的每一个毛孔。半日下来,如以碗 论,当不在七碗之 下,其舒适悠闲之状令人击节。 此时再读卢仝《七碗茶》诗,便会感叹其所言不虚了:“ 一碗 ·6·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