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训练和测试第十一讲主讲:张宁教授陕西广播电视大学.pptVIP

普通话训练和测试第十一讲主讲:张宁教授陕西广播电视大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普通话训练和测试第十一讲主讲:张宁教授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普通话训练与测试 第十一讲 主讲:张 宁 教授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上编 普通话音理知识;第七章 语流音变;人们说话、朗读时,连续发出一连串的音节,被称之为“语流”。在语流中,音素与音素,音节与音节,声调与声调之间,会互相影响,从而产生一些变化,这种语音的变化现象就叫音变。 普通话的音变现象表现在变调、轻声、儿化和“啊”的变读等几方面。;第一节 变调;一、上声的变调;三个上声相连 双单格→35+35+214 总统府 单双格→211+35+214 老总统 多个上声相连 先按语义分,再用上述方法读。 如:请小李\跑百米。 轻声前 大多读“半上” 如:比方、老婆、嫂子、姐姐、你们 少数读“直上” 如:想法、指甲、讲讲。;二、“一、不”的变调;三、语流中变调练习;鲁家有个鲁老五,许家有个许小虎,两人约好柳下去练武,每天上午九点二十五,许小虎主动去找鲁老五,鲁老五走到门口等小虎。 多年以前的一个晚上,有位年轻的母亲正在厨房里洗碗,她才几岁的小儿子独自在洒满月光的后院儿玩耍。《呵护孩子的梦》 ;(二)“一”的变调练习 1. 读词练习 表里如一 举一反三 焕然一新 2.读句练习 这个“一”字的变调太麻烦了,但是,你听听看,随着自然的口语,一前一后,一字连接一字地,一抑一扬,一起一落的腔调儿,多么悦耳! 他一心一意,一口咬定,要跟我一刀两断。我一肚子气,一气之下,一还一报,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跟他绝交。这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真是一言难尽。 ;(三)“不”的变调练习 1. 读词练习 不约而同 不近人情 文不对题 2.读句练习 像那种不仁不义,不讲交情,不够朋友,看不起人,掏不出良心的家伙,叫人、怎能不恨呢! 常言道:“人不说不知,木不钻不透,砂锅不打永远不漏”。这事儿一五一十已经说明,大家就都了解了。;他不顾死活,做些不明不誉的事,得的尽是些不劳而获的不义之财。劝也劝不听,真是不知好歹,不尽人情。 太阳圆圆照四方,它的好处不平常。太阳不晒草不绿,太阳不晒花不香。太阳不晒果不熟,太阳不晒苗不长。娃娃也要晒太阳,不晒太阳不健康。 ;第二节 轻声;二、轻声的读法;三、轻声的作用;四、轻声的规律;(四)名词或代词的后缀“们\子\头\么\巴” 如:他们 桌子 木头 什么 尾巴 (五)名词、代词后面表示方位的词 “上\下\里\边\面”等 如:桌上 地下 家里 这边 后面 户外 (六)叠音词、重叠名词和动词第二个音节 如:猩猩 妈妈 说说 商量商量;(七)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 如:跑过来 冷下去 (八)动词后面的某些结果补语 如:打开 站住 (九)量词“个” 如:那个 九个 (十)某些常用的双音节词的第二个音节 如:明白 眼睛 事情 头发 葡萄 胡涂 ;五、语流中轻声练习;第三节 儿化;二、儿化韵的发音及作用;(二)儿化韵的作用 1.区别词性 如:盖(动词)—盖儿(名词) 破烂(形容词)—破烂儿(名词) 2.区别词义 如:头(脑袋)—头儿(领头的) 笑话(耻笑)—笑话儿(可笑的故事) 3.区分同音词 如:拉练(野营训练)—拉链儿(拉锁) 早点(早餐)—早点儿(较早);4.起修辞作用 (1)表示特殊的感情色彩 如:鲜花儿 大婶儿 玩意儿 小偷儿 (2)表示“少”“小”“细”“薄”“轻”“微”的性状 如:办事儿 门缝儿 木板儿 麻绳儿;三、儿化韵的变化规律;韵尾是nɡ的(inɡ除外),丢掉nɡ加“r”,并使主要元音鼻化 (气流从口腔和鼻腔同时透出,用~表示) 如:瓜瓤儿ɡuāránɡr 读作 ɡuārɑr~ 板凳儿bǎndènɡr 读作bǎnder ~ 韵母inɡ儿化后,丢掉韵尾nɡ,主要元音保留,后面加上鼻化的er 如:花瓶儿huāpínɡr 读作 huāpier~;“儿化”总的原则是:影响语义的必须儿化;普通话中已经形成习惯的也要儿化;既不影响语义,又不损害普通话特色的可以不儿化。 不能出现相连的两个儿化韵音节。如:“刀尖儿”。 ;四、语流中儿化练习;第四节 “啊”的音变;(三)啊(ǎ)——表示惊疑、为难 如:啊(ǎ),这事真是他干的! (四)啊(à)——表示应诺;认可,明白过来了,或表示较强烈的惊异赞叹。 如:啊(à),我是小王,你是哪位呀! 啊(à,音较长),原来是你呀?你这么久都不露面,我还以为你出远差了呢!;二、语气词“啊”的变读条件;三、语流中“啊”的音变练习;n:早晨的空气多清新哪! nɡ:太阳多红啊!你行啊! -i(前):今天来回几次啊! -i(后):老师啊!你有什么事啊!怎么撕了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