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 第十章 醇与醚2.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机化学 第十章 醇与醚2

10.4 醇的化学性质;弱酸性;10.4.1 与活泼金属反应;金属镁、铝也可与醇作用生成醇镁、醇铝。;10.4.2 醇羟基的取代反应;酸催化使羟基质子化,减弱C-O键,然后以水的形式离去。;(HF无反应);Lucas试剂:浓HCl — 无水ZnCl2; SN1 机理:( 2o 、3o醇 );反应按SN1机理进行时,有碳正离子重排。;新戊醇; (2)与 卤化磷及亚硫酰氯的 反应;10.4.3 与无机酸的反应;(硝化甘油);瑞典化学家艾尔弗雷-诺贝尔(Nobel AB,1833-1896) 1859年诺贝尔开始研究硝化甘油,但在1864年工厂爆炸。为了防止以后再发生意外, 诺贝尔将硝化甘油吸收在惰性物质中,发明了安全烈性炸药。并于1876年获炸药专利,1887年又发明无烟炸药。 ;;脱水方式有两种:1.分子间脱水 2.分子内脱水 ;伯醇按 SN2:;由乙醇和正丙醇合成乙基正丙基醚;讨论; 醇脱水成烯的反应速率:3o醇 2o醇 1o醇;1-苯基-2-丁烯;注意:醇酸化下脱水常??生重排; 氧化铝催化加热脱水;亲核取代反应与消除反应的竞争; 10.4.5 氧化反应;在呼出气体中酒精含量达到0.08mg?L-1(最大允许量)时,呼出的气体所含的乙醇即可使仪器得出正反应。;对准进气孔吹气,若检测到酒精,蜂鸣器告警,红、绿灯同时闪烁。再过4秒,显示浓度数据,若浓度在0.00和0.80之间,仅绿灯闪烁;若大于等于0.80,仅红灯闪烁,并伴有急促的声音报警。浓度数据保持15秒后仪器显示变为OFF。 ;眷贵迂哑今斗蓄揍堆祷糕芋导冷吃酚遥闹门濒彭挞肤洗啄伸翅晦悦唾董检有机化学 第十章 醇与醚2有机化学 第十章 醇与醚2;在强烈条件下,叔醇则被氧化分解为小分子的产物。 例如: ; 醇的脱氢: ;多元醇的特有反应 (P231) ; 试写出下列化合物用高碘酸氧化的产物及消耗的试剂用量。;?-羟基醛、 ?-羟基酮、1,2-二酮、?-氨基酮及邻氨基醇等有类似反应。;常 识;第二部分 醚;一、醚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分类:;醚的命名;苯甲醚;2. 系统命名法;练 习;环醚(P240);四氢呋喃; 冠醚(P242);10.8 醚的制法;10.8.2 willimmson合成法; 由于甲醇钠是强碱,而叔卤烃在强碱的作用下,易发生消除反应生成烯烃,而不是醚。;制备芳香醚;10.8.3 乙烯基醚的合成;10.9 醚的物理性质; 1,4-二氧六环( )和四氢呋喃( )的氧原子突出在环外,更易与水形成氢键,可与水任意比混溶;而大环多醚的水溶液既能溶解离子化合物,又能溶解非离子型化合物,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 由于醚分子中,没有与强电负性原子直接相连的氢,因此醚分子间不能通过氢键缔合,因此醚的沸 点显著低于同碳数的醇。 如:甲醚的b.p.= -24.9℃, 而乙醇的b.p.= 78.5℃。;10.10 醚的化学性质; 醚 R-O-R 的O原子上有两个未共用电子对,它是路易斯碱,可与质子结合,在常温时能溶于强酸(如硫酸、盐酸等),形成 。; 是弱碱强酸盐,非常不稳定,遇水则很快分解成原来的醚。 ; 醚除了可与质子生成 外,还可以与一些缺电子的 Lewis酸(如BF3、AlCl3、RMgX等)形成络合物。如:;10.10.2 醚键的断裂;芳香混醚与浓HI作用时,总是断裂烷氧键,生成酚和碘代烷。 ;10.10.3 过氧化物的生成;醚过氧化物的检验和除去:;10.11.1 环氧乙烷;1、在酸催化下,环氧乙烷可与水、醇、卤化氢等含活泼氢的化合物反应,生成双官能团化合物。;2、在碱催化下,环氧乙烷可与RO-,NH3,RMgX等反应生成相应的开环化合物。 ? ;环氧乙烷与RMgX反应,是制备在烃基上一次增加两个碳原子的伯醇的重要方法。 例如: ;合成:;取代的环氧乙烷的开环反应;3. 环氧化合物开环反应的应用;(2)二甘醇、三甘醇的生产(P231);(3)甘油的生产 (P232);10.12 冠醚 (P241) 自学 10.13 硫醚 (P242);醇小结;醚小结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