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知行合一稻草人
知行合一 “稻草人”
李建军,男,汉族,中共党
员,河南信阳人。贵州大学农学院
土壤学2012 级硕士研究生。曾任贵
州大学校研究生会副主席。研究生
期间曾获贵州大学社会工作单项
奖、校二等奖学金以及“优秀研究
生干部”等多项奖励和荣誉。2013
年7月至2015年3月被派往中国农
业科学院联合培养学习。
个人感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务实进取提升自己 辛勤工作服务大家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合一才是修身立世之本。李建军
同学性格中正平和,对学习和工作态度端正、积极热情。在入贵州大
学读研后,继续坚持和发扬实事求是、勤奋上进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
风;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始终不忘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学习之余,积
极投入到学生工作和各种活动当中,争先创优,努力树立先锋模范作
用。在担任贵州大学校研究生会副主席期间,参与协调组织了贵州大
学 110 周年校庆、纪念 12.9 运动系列活动、研究生体育节、硕博论
坛、研代会、研究生入学考试等活动和工作。在研究生会中,李建军
主要负责组织安排贵州大学研究生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任职一年来,
除却一些小型的学术活动外,他在贵州省科协和贵州大学研究生党委
工作部、研究生院的支持下,成功组织举办了贵州大学第十四期和第
十五期“硕博论坛”活动,其中包括专家院士讲坛和学生讲坛两大部
分。尤其“第十五期硕博论坛”,依托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在贵阳
召开的有利条件,邀请到9 位院士和 1 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来我校作报
告,为全体研究生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学习平台。在这期间,李
建军作为协调组织者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精力。
2013 年 4 月,在贵州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陈莉琼部长等领导
的鼓励和支持下,李建军同学跟随张小彬副部长前往武汉参加全国第
二届研究生自办刊物研讨会。研讨会上他积极发言,将贵州大学研究
生自办刊物的经验热情地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研究生代表分享;同
时认真交流记录,为贵大的学子带回了其他兄弟学校的宝贵经验。他
还利用这一会议契机,代表贵大研究生会与多所知名高校建立起了学
术交流通道。
脚踏实地不忘初心 知行合一风雨兼程
“凡民俊秀皆入学,天下大利必归农”。张之洞老先生这句话不
仅是对农业的赞誉,更是对那些投身于农业的学子最大的精神支持。
李建军同学作为一名世代务农的山里人,好不容易有一个走出大山读
书的机会却又是搞农学研究的,所以在来贵州大学农学院读研究生
前,他遇到了一些质疑。因为村里的老人们对他说,要学种田还用去
学校干个啥?我们村哪家不是祖传的?李建军却明白道理不是这个
样子的,种田之中的学问颇大,最后在父母的支持下,他无怨无悔地
做出了自己的坚定抉择。
研一基础课程学习结束后,由于成绩优异,李建军被导师派送到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接受联合培养,跟随全国“土壤培肥与改良团队”
首席科学家徐明岗研究员在中国“最专业的水稻基地”上学习水稻种
植与稻田培肥。于此助研学习期间,在服务“三农”精神的熏陶和袁
隆平院士等老前辈的教导与鼓励下,他对农业这个行业的理解又进一
步加深,使得他更加坚定了他当初的梦想。如今通过自己的努力,他
已经在中文一级核心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2 篇,并有1 篇权威期刊文
章在投;同时还完成了导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农田地力形
成与演变规律及其主控因素(2011CB100501)”973 课题中水稻土监
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工作。
他一直记得导师给他讲述的这一番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若要想成为一名出彩的“稻草人”,就必须要像袁隆平院士一样亲身
走在水田里,亲手呵护水稻芽。是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
要躬行”,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用以勉励自己的话。在接下来的学习当
中,李建军主动要求带领一个调研工作小组,前后历时 3 个多月,从
大西南到大东北,完成了从重庆、贵阳、祁阳、南昌、武昌到黑河共
6 省市 10 个长期定位试验站点的采样工作,为全国典型农田土壤培
肥和改良工作提供了前期的宝贵数据储备。
在这三个多月的基层台站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他们一行上过山,
下过地,有人流过泪,还有人流过血,经历了挫折与困难,也收获了
成功与感动。后来在南京的一次土壤学研讨会上,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