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房地产房趋势
上海被砸楼盘深夜开盘售低价房 老业主不满2011年10月26日,老业主与上海浦东中海御景熙岸开发商进行协商对话。10月25日深夜,上海浦东中海御景熙岸售楼处门外挤满了排队领号的购房者,据悉,当晚有数百名购楼者前去选房。据知情人士称,此次卖房并非开发商所为,而是某房产网站的销售行为。 “越限购的城市的房产你越得去买”,董事长任志强的这句话话音未落,上海、北京、深圳等限购最严的一线城市,却掀起一波史无前例的降价退房“风暴”。 不约而同玩了一把心跳的,则是之前被舆论认为最有抵抗力的地产大鳄们。一线城市、一线地产商,为什么是它们? 10月21日前后,降价风暴上海,根据已披露的降价楼盘统计信息,涉及大幅降价的楼盘近10个,多数折扣在7折上下,最低的跌至5.8折,这些楼盘每平米单价下跌至少四五千元,几乎是上海有商品房成交记录以来的最大折扣。 上海之外,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几乎同时出现开发商大幅降价。 这波降价潮之前,市场普遍认为北、上、广、深这类一线城市,虽有楼盘促销的小幅优惠,但房价会依然保持坚挺。正因为有这样的预期,在限购令下,一批刚需者进入了市场,在上海这波降价风暴后,他们沦为“退房潮”的主力军。以致一部分人砸毁售楼处以表达愤怒,同时要求开发商退房。 另一方面,在限购、限贷政策面前,“理论上”最早撑不住的应该是中小房企,但出乎市场意料的是,此轮降价风暴由大型地产商引领。龙湖地产(00960.HK)、中国海外(00688.HK)、绿地集团、星河湾等代表了中国不同类型的地产大鳄。 “买房必赚的中国楼市怪圈终于打破。”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直言。对于疯狂了约10年的中国楼市来说,这可能是个历史性的时刻。 但凯盛经略(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尹新民直言:“降价及退房,可能只限于年底前,年关后的市场可能是另一番熟悉的景象。” 一线城市普降 上海无疑是限购最严格的城市之一,但上海这次降价、退房也是最凶猛的。 “从龙湖郦城的远郊到香溢花城的市中心,从绿地秋霞坊的刚需到星河湾的豪宅,从中海御景熙冉的公寓到长泰西郊的别墅,都出现了全面下跌,其中跌降最大的中海御景熙岸别墅降幅高达43%,市中心的香溢花城跌幅也达32%,足见此轮房价下跌之惨烈。”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分析师薛建雄说。 之前,所谓市场专家们就远郊先降,还是中心先降,豪宅先降,还是低价房先降,争执得不亦乐乎。但此次风暴同时席卷远近高低,大出舆论预料。 上周四,一位接近上海龙湖的人士发出“号外”:“龙湖好望山项目此次优惠房源只剩两套大平层,今晚7点之前信息有效,拿着现金去可以直接签合同。” 龙湖地产成为此次降价“风暴”的焦点之一。在上海市场,龙湖好望山预期售价2.7万元/平米,优惠价平层公寓1.5万元/平米;龙湖郦城前期成交均价1.7万元/平米,优惠后精装公寓1.2万元/平米起,相当于7折。 龙湖地产一位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鉴于华东市场近来表现相对低迷,客户观望情绪浓厚,降价是为有效激活并抢占市场。 龙湖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市场官秦力洪表示,经过本轮促销,龙湖在华东的销售任务已基本达成。“为应对可能的市场波动,公司年初便主动放慢投资节奏,并加强了销售策略的灵活性,目前看这些策略已陆续见效,确保了公司资金状况的健康。” 龙湖之外,中海地产是另一个降价“明星”,旗下中海御景熙岸,前期公寓成交均价2万元/平米2.2万元/平米、别墅3万元/平米,优惠后一律均价1.7万元/平米,公寓相当于8折,别墅相当于5.8折。 上海之外,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几乎同时出现开发商大幅降价,伴随着大幅降价的还有前期业主维权和抗议。 统计显示,上周深圳一手房共成交455套,环比下降13.8%;成交面积3.79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1%;一手房成交均价为17787元/平方米,环比下降2.2%。 大鳄不差钱,为何先降价 这波降价风暴的主要参与者是几家大型房企,从财务数据看,他们显然不是最缺钱的那一类,甚至降价最狠的地产商的财务数据还相当漂亮。而日子很难过的一些中小房企,却还没有动静。 掀起这波降价“风暴”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地产大鳄,包括龙湖地产、中国海外、绿地集团、星河湾、长甲集团等。 无论从这些降价企业的财务数据和业绩看,还是业内人士的观点分析看,他们都不是最缺钱的那部分企业。 有资深分析师表示,龙湖地产目前财务状况稳健,截至6 月底手头现金约126 亿元,其中只有4 亿元为受限制现金,因此自由现金流充足。回款率方面,今年上半年销售的183 亿元中,集团已回收171 亿元,回款比率高达93.4%。 “尽管整个行业于下半年将面临回款率低于上半年的情况,但预计龙湖全年的回款率将达80%,而集团下半年将减慢买地步伐,估计目前手头现金超过100 亿元。” 龙湖方面披露,代号为“抢收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