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及相关性质.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壤及相关性质

土壤及相关性质 土壤类型 分布 形成条件 成土过程 理化性质 利用和改良 灰化土、 暗棕壤、 白浆土 灰化土 世界范围内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北部和北美洲西北部原始针叶林区 2、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除此之外,新疆阿尔泰山西北部、川西等地都有 气候: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寒冷湿润 2、植被:明亮针叶林伴有暗叶林 3、地形:中山、低山和丘陵区,坡度较为缓和 4、成土母质:岩石风化的残积物和坡积物,少量洪积物 灰化过程,形成灰化层和淀积曾 表层有机质含量高,向下锐减 土土壤呈酸碱反应 阳离子交换量低 氧化物有明显的流失 粘粒含量从表层向下明显提高 利用:以发展林业为主 改良: (对现有过熟林采用二次渐伐、择伐方式 (对于采伐迹地或火烧迹地要及时更新造林 暗棕壤 世界范围内主要分布在太平洋两岸的北部,即亚洲的东北部和北美洲西部 中国分布在东北、内蒙古以及青藏高原等地 1、气候:温带湿润季风气候,一年中由一个水热同步的夏季和漫长严寒的冬季以及短暂的春秋两季 2、植被: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 3、地形:中山、低山和丘陵区 4、成土母质:各种岩石的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和黄土 主要表现为弱酸性腐殖质积累和轻度的淋溶与粘化过程 拥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向下锐减 表层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盐基饱和度和PH值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土体中铁、粘粒由明显的淋溶淀积,而铝的移动明显 土壤水分常年处于湿润状态,上层滞水现象相对严重 之地大多为壤质 合理采伐,注重森林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抚育更新,适地种树 适度发展种植业 大力发展副业,走多种经营全面发展之路 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白浆土 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东北部,淮北也有发现 1、气候: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2、植被:针阔混交林 3、地形:由5○左右坡降,地地下水位一般较深 4、成土母质:第四纪河湖相沉积物 主导过程为白浆化过程 质地较粘重且变化不连续 白浆土怕旱又怕涝 有机质含量出现上下高中间低的趋势 深耕深施有机肥 秸秆还田与草碳施用 种稻改良 种植绿肥与施用石灰 水体保持与排水 棕壤和 褐土 棕壤 世界范围内在欧洲分部广泛,北美的美国东部,亚洲的中国、朝鲜北部和日本 中国分部在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 1、气候:暖温带湿润和半湿润季风气候,一年中夏秋多雨,冬春干旱,水热同步,干湿分明 2、植被:落叶阔叶林 3、地形:山地,丘陵 1、淋溶粘化过程 2、生物富集过程 淀积层质地较粘 质地细,保水性能好,抗旱能力强,透水性差 土壤呈中性至为酸碱性反应 农业利用: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与改造中低产棕壤和褐土 ①首要问题是挖掘水源扩大浇地面积,发展节水灌溉 ②广开肥源,培肥地力 ③合理施用化肥 ④对于没有灌溉条件,必须实行雨养农业的棕壤和褐土区,农业管理措施主要是:保墒耕作、地面覆盖、节水灌溉 发展温带果树 林业利用 褐土 华北平原、汾河谷地、关中盆地、冀北山地、晋中和晋南山地以及鲁中山地 1、气候:温暖带半湿润的大陆季风气候 2、植被:辽东栎、洋槐、榆树、柏树等为代表的干旱森林和酸枣、荆条为代表的灌木草原 3、地形:海拔500m以下,地下潜水水位在3m以下 4、成土母质:由各种岩石的风化物,以黄土状物质和石灰性成土母质为主 1、干旱的残落物腐殖质积累过程 2、残酸钙的淋溶与淀积 3、粘化过程 4、人为生产活动及气候变迁的叠加过程 1、机械组成:土壤颗粒以壤质土居多 2、游离铁的活动与积累:褐土处于季节性湿热气候条件下,粘土矿物中的铁质元素季节性水解、氧化和迁移均比较明显,而且淀积层往往有微量集聚 3、土壤物理性状及水分物理特性:与土壤质地关系较大 4、土壤有机质及养分状况:较好,非耕种的要比耕种的有机质多 5、盐基饱和度较大,残酸钙含量较高,有钙积层 土壤类型 分布 形成条件 成土过程 理化性状 利用和改良 红壤、黄壤和砖红壤 红壤 中国主要分布在北纬25°—31°之间的广大低山丘陵区 1、气候:温带的海洋季风型中亚热带气候区 2、植被:常绿阔叶林 3、地形:低山、丘陵区 4、成土母质:第四纪红色粘土、第三纪红砂岩、花岗岩、千枚岩、石灰岩等风化物,且较深厚 1、脱硅富铝化过程 2、生物富集过程 1、富铝化作用显著,风化程度深,质地较粘重 2、红壤呈酸性—强碱性反应 1、利用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红壤类土壤存在酸、粘、瘦等障碍因素 水土流失严重 土壤资源尚没有充分合理利用 利用 发挥热带土壤资源优势 根据地形条件,发展立体农业 改进耕作制度,提高黄壤累土壤的生产力 有针对性的克服红黄壤类土壤存在酸、粘、瘦等障碍因素 因地种植,适地种树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黄壤 中国广泛分布于中国北纬30°附近亚热带、热带山地、高原 1、气候:暖热阴湿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2、植被: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