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南史代-古树里中国根
阿南史代:古树里中国根我在大学一直学习历史,对古代中国的历史比较熟悉。在我脑海中,北京这座古城,从辽代开始,经历了元、明、清等多个时代的洗礼,因此,没来北京前,我印象中的北京一直是红墙碧瓦的古典模样。我上大学期间,中国正经历着“文化大革命”,当时我所了解的关于中国的信息非常少。以至于中国1949年后的情况,我一无所知。
我对中国城市的探索实际上和当时中国城市的开放进程紧密联系。1976年,我第一次来北京度假五天。当时的北京相对闭塞,整个城市对于外国人开放的景点只有几个,比如长城、明十三陵、颐和园、故宫、天坛和动物园。
虽然时隔近30年,可我最初对北京的记忆在脑海中永远不能逝去。正值初夏时节,从我居住的北京饭店房间窗户望去,眼前仿佛有一片绿色海洋。当时的北京没有如今的摩天大楼和车水马龙,城市中布满四合院,粗细不一的胡同就像一条条丝线般将这些院子串联起来,其中很多槐树星罗棋布。眺望着这些树,我未曾料到这些静默在城市中的“长者”会在多年后成为自己在北京最亲密的“朋友”。
1983年,我的丈夫阿南惟茂被调来北京的日本大使馆工作,我们一同居住在北京建国门外交公寓11层的一间公寓,从阳台我还是能找回那抹属于北京城的绿色。望着郁郁葱葱的城市,我感觉它似乎正诱惑着我快点走出家门,去探索周围。后来,我发现这绝对是一段探索之旅,这不仅仅是在北京城内外到处逛逛,更是一次穿越历史年轮的时光之旅。
寻树的故事
上世纪80年代的北京空气质量好极了,虽然我身居城市东边,每天都能看到西边的那些山。于是,我经常自己开车到西边的山林里去寻找这座城市散落的历史遗迹。一旦开始这种搜寻,我就发现自己被完全吸引住了,而这作为我的爱好持续至今,虽然我在30年间多次离开中国,但一旦回到北京我便会马上开始继续这种寻找。
因为曾在美国的大学主修东亚历史和亚洲地理,我从未料到树会成为我认识和研究中国,特别是北京的一个重要部分。当我在城市里寻找辽、金两代古寺庙遗迹的过程中,这些珍贵而美丽的树木不经意间进入我的视野。
当时的北京,存留的辽、金朝的庙宇已经非常稀少了。在走访过程中,我逐渐发现很多古代遗址通常只剩下留存的古树以标明其存在。每当我在众多山冈中艰难寻找时,最终也总是那些老树挺立其间,仿佛在欢迎我的到来。随着探索的逐渐深入,我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古树。出于对这些树木几百年间的经历及其背后的故事怀有强烈的好奇,我决定将古树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这些年,每当我发现一棵古树,首先我会从不同角度为它拍照,通过照片我可以记录古树360度的全景状况和它周边的地理状况。我习惯于让一个人站在树旁边充当比例尺,这样我在日后可以非常容易地估算出树的高度和尺寸。之后,我会尽可能地搜集关于这棵古树的故事、历史和民间传说。有时候,山东艺术家齐友昌会和我一起,我请他为古树画素描画,因为他的画往往比照片更能表达出古树的氛围和周边的环境。
在我脑海中,每一棵树都有属于它的故事。我与这些树之间也发生了很多故事。
在考察时,有时我寻找的古木非常具体,它们通常是我曾经在书中读到过或者是朋友介绍给我的。另一些时候,那些信息则非常模糊,像是“我听说哪个村有一棵古树”或者“小时候,我曾经和小伙伴常在一棵大树下玩耍”。甚至,一些村落的名字本身就是一条线索,比如“青檀村”或者“古柯庭”。但更多时候,我只是路过一些村落时候偶然发现,或者是一些村民非常热情地为我介绍使我与它们“偶遇”。
房山地区有一棵近千年历史的“贾岛松”,它得名于中国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寻找这棵松树花费了我和女儿整整一天的时间。
我们先来到了这位诗人曾经居住过的村庄四处寻找。那里的居民告诉我“贾岛松”并不在村子里,而是位于诗人喜欢的一处喝酒吟诗的地方。我和女儿于是拜访了很多村民,但没有人能说清那棵松树的具体位置。天已经黑了,我们只能沮丧地开车离开。
当我们的车子行驶到半路,我看到一个老农正在家门口劳作。于是,我停下车跑过去问他。多亏了这位村民给我们的宝贵线索,不然那天我们很可能无功而返。他告诉我那棵松树就在他家院子后面的山林里。
那是一片很大的树林,我们如何才能在一大片森林中找到这棵特别的松树?女儿对于这种小概率事件表示疑虑,而我告诉她那棵树历史悠久,遗世而独立,所以一定一眼就能被人认出。
在那个寒冷的北京冬日,天色已晚,我和女儿只能狼狈地爬山并在树林中搜寻。我的女儿因为年轻所以走在前面,15分钟后我便听到她的尖叫声。没错,她找到了!我兴奋地快步走过去。看着那棵沉浸在落日余晖中的“贾岛松”,我感觉它仿佛已经植根于时间的深处。
从“树”了解中国人
正是这段与古树结下的缘分,使得我在中国认识了很多朋友。他们为我生动地展现了成长在不同时代和环境里的中国人的价值观及其对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重新审视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对学前教育启示.doc
- 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临床护理研究.doc
- 重构人文学科及人文素养.doc
-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沉降器结焦原因研究.doc
- 重温恩格斯对《城市姑娘》批评.doc
- 重症哮喘院前急救中肾上腺素应用效果探究.doc
- 重症急性胰腺炎65例临床诊疗研究.doc
- 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测定临床意义.doc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FOLFOX方案治疗结肠癌探究.doc
-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浅II°烧伤临床疗效观察.doc
- 2025年一建《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考试——工程经济与造价管理核心考点解析试题.docx
- 新能源绿色制造2025技术创新在碳捕捉与封存中的应用报告.docx
- 校园操场安全教育.docx
- 开学季校园安全教育主题.docx
- 药物相互作用监测与安全用药护理.pptx
- 6000万㎡包装纸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拿地申报.doc
- 工业互联网平台同态加密技术在2025年农业现代化的可行性评估.docx
- 2025年一建《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考试——工程经济与造价管理核心考点解析试题卷.docx
- 远程康复训练系统用户接受度与康复治疗环境优化研究.docx
- 介词短语抢分必背(高考常考必背)-2024年高考英语复习(新高考专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