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7至2009年麻城地区患儿细菌培养研究
2007至2009年麻城地区患儿细菌培养研究[摘要]目的调查患儿细菌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的发展趋势,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 对我院2007-2009年来患儿各类临床标本培养分离的病原菌所进行的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检测。结果 我院2007-2009年患儿细菌培养阳性株总体上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中以肺炎链球菌居多,真菌和阴沟肠杆菌上升较快;药敏结果显示肠杆菌科细菌由于产ESBLs株占大多数,头孢菌素和氨曲南耐药率60%,亚胺培南、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目前对分离出的肠杆菌科细菌均敏感;革兰阳性球菌药敏显示,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1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较高67%;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和苯唑西林耐药率多在60%以上,应首选青霉素。结论 儿童抵抗力较差,易受细菌侵袭,临床治疗应合理使用抗菌药,避免多重感染和医院感染,降低患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关键词]患儿; 细菌培养; 分析
[中图分类号] R82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1-227-02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2007-2009年我院住院及门诊儿童患者各类临床标本,其包括痰液、体液(包括尿液、胸水、腹水、引流液)、分泌物、大便、血液、脑脊液等培养分离的病原菌所进行的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结果。
1.2 方法 医生出具患儿细菌培养申请单,病人留取标本后送检验科微生物室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
1.2.1 培养基 分离培养鉴定和M-H琼脂购于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由本室自行制备。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均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1]。
1.2.2 药敏纸片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克拉维酸、亚胺培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药敏纸片购于英国Oxoid公司,其余抗菌药敏纸片购于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2结果
2.1按我院2007-2009年患儿送检细菌培养的标本数、种类及阳性率统计见表1。
2.3 按我院2007-2009年检出患儿主要致病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进行统计,见表3、4。
表3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表4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3 讨论
3.1 标本质量 2007至2009年我院患儿细菌培养送检标本逐年增加,阳性率亦呈上升趋势,其中以痰液标本阳性率最高,这可能与一次性吸痰器的使用有关,亦表明患儿通过呼吸道引起的细菌感染机率较大。标本正确地留取以及及时送检可大大提高标本检出的阳性率。同时细菌生长、繁殖、死亡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检验人员及时接种标本,抓住时机正确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都对提高细菌的检出率起到关键作用,另外不同培养基能够保证各类细菌生长不同营养需求也很重要。
3.2 菌种分布我院2007-2009年患儿细菌培养阳性株分布从多到少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真菌、肺炎链球菌、阴沟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它,每种逐年均有增加,阳性菌株中总体上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产ESBLs株50%,革兰氏阳性球菌中以肺炎链球菌居多,真菌和阴沟肠杆菌上升较快,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人和动物的粪便、水、泥土,植物中均可检出,是肠道正常菌种之一,但可作为条件致病菌,尤其随着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人体各部的正常菌群可被抑制,引起菌群失调,其致病作用尤为突出。在我院阴沟肠杆菌已有较快的上升趋势,成为医院感染越来越重要的病原菌,这可能与近年来由于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有关[2],给临床用药带来很大困难。
3.3 菌株药敏情况 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以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最常见,由于产ESBLs株占大多数,ESBLs可水解三代头孢菌素的内酰胺环,从而使头孢菌素、氨曲南失去抗菌活性[3],头孢菌素和氨曲南耐药率60%,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唑啉、头孢呋新耐药率多在60%以上,这可能与阴沟肠杆菌产生诱导Ampc酶有关[4],目前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85.0%。因此一旦检出ESBLs 菌株无论培养结果如何, 应视为对所有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耐药,亚胺培南、头孢哌酮+ 舒巴坦、头孢西丁可作为治疗首选药物 [5]。
我院2007-2009年患儿革兰阳性球菌中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结果显示,糖肽类抗菌药物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1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较高67%, MRSA检出1例,由于MRSA携带mecA基因编码产生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亲和力减低,使所有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同时对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