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南阳市小学生齿龈内阿米巴感染情况调查.doc

南阳市小学生齿龈内阿米巴感染情况调查.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阳市小学生齿龈内阿米巴感染情况调查

南阳市小学生齿龈内阿米巴感染情况调查【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R 531.12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11-1044-01 【关键词】 变形虫属;口腔卫生;感染;学生 齿龈内阿米巴仅有滋养体期,是人及许多哺乳动物齿龈部的共栖型阿米巴[1]。为了解小学生齿龈内阿米巴感染情况及其与口腔疾病的关系,笔者对南阳市840名小学生进行了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现状调查,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抽取南阳市部分小学一、三、六年级学生共840名为调查对象,每个年级检查280名学生,其中男生416名,女生424名;年龄6~12岁。 1.2 方法 以班为单位,分批集中进行调查。以消毒牙签取受检者口腔齿龈上或病灶表面附着物,放入滴有1~2滴温生理盐水的载玻片上制成均匀涂片,覆盖盖玻片,在低倍镜下观察[2],对可疑者再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鉴定。每人检查1次 ,记录结果。同时采用问卷方式对受检者的年龄、性别、住址、口腔疾病史、刷牙习惯、个人嗜好及口腔卫生等情况进行调查。将所收集资料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 2 结果 2.1 小学生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状况 840名调查对象中,共检出齿龈内阿米巴阳性228人,阳性率为27.14%。其中男、女生感染率分别为29.57%(123/416)和24.76%(105/4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三、六年级学生的感染率分别为29.29%(82/280),27.86%(78/280)和24.29%(68/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口腔疾病与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的关系 见表1。 840名调查对象中,口腔有疾病和口腔无疾病的学生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分别为46.58%(68/146)和23.05%(160/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齿龈内阿米巴呈世界性分布,我国平均感染率为47.247%,其中健康人群平均感染率为38.88%,口腔门诊病人平均感染率为56.90%。因只有滋养体期,感染方式简单,以直接接触感染或由飞沫传播[1]。 调查表明,840名小学生感染率为27.14%,感染率较低。可能因为滋养体对温度敏感,尽管在检查中采用了温生理盐水,但气温较低季节做检查也可能影响结果;另外,在调查中只给受检者做了1张生理盐水涂片,可能导致漏检。调查结果显示,男、女生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年级学生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年级学生感染率较高。可能因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行为自制能力较差,口腔卫生知识欠缺,爱吃零食、甜食,没有良好的刷牙习惯。提示除口腔卫生宣传教育外,还应使教师和家长相互配合,对小学生加强督促;小学生不断接受健康教育及媒体宣传力度加大和“爱牙日”活动的开展等因素,可能是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较低的原因。 齿龈内阿米巴感染后,患者可全无症状,但常与口腔疾病并存[3]。此次调查结果显示,46.58%的齿龈内阿米巴感染者合并有牙周炎、龋齿、冠周炎和牙髓炎。许多研究表明,齿龈内阿米巴阳性者往往伴有其他口腔疾病,以牙周炎多见,此次调查的结果与之基本相同。说明口腔疾病与齿龈内阿米巴的关系密切,一方面致病菌的繁殖为齿龈内阿米巴提供了生存条件;另一方面齿龈内阿米巴从酵解宿主上皮细胞的糖原中获得能量,从而降低口腔的酸度,为致病菌提供了合适的生存环境[4]。因此,应普及有关齿龈内阿米巴的预防知识,使人们了解到齿龈内阿米巴的传播方式,防止新的感染;加强防治齿龈内阿米巴意识,对杀灭口腔内致病菌和治疗口腔疾病都有重要意义。 4 参考文献 [1] 吴观陵,主编.人体寄生虫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7-168. [2] 赵惠敏,杜娈英,何廉波.青少年齿龈内阿米巴感染与口腔疾病关系分析.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06,13(2):57-59. [3] 朱名胜,耿家荣,宋明华,等.郧阳医学院626名大学生齿龈内阿米巴感染情况.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2):1 053. [4] 苏水莲,凌家宏,黄爱民,等.齿龈内阿米巴及口腔毛滴虫与口腔疾病的调查分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1,14(1):77. (收稿日期:2007-05-1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