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增生性瘢痕中细胞外基质
增生性瘢痕中细胞外基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中心 西安710032)
[中图分类号]R6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0)06-0471-02
增生性瘢痕是机体受到创伤后过度修复的表现形式之一。其病理基础是修复过程中,以成纤维细胞为主的修复细胞过度合成胶原(collagen)、纤维连接蛋白(fibonectin,FN)及糖蛋白(proteoglycans)等细胞外基质以及这些基质降解、塑形不足。是否产生增生性瘢痕以及其增生程度如何,取决于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这一平衡是否被打破及其程度〔1,2〕。本文将对增生性瘢痕中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变化、这些变化的病理基础、以及有关的调节机理作一综述。
1 瘢痕中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差别
正常皮肤含有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及网状纤维。胶原纤维较细,直径0.5μm~12μm,交织成网;创伤愈合后正常瘢痕中胶原纤维束界限清楚,结构规整,排列与表面皮肤平行,网状纤维明显增多并与胶原纤维嵌合,弹力纤维减少或消失;增生性瘢痕的胶原纤维呈扁平状,直径可达75μm。界限不清楚、排列不规则、长短不一、有较多短纤维,有漩涡状或结节样结构,但大多数纤维仍与表面皮肤平行;瘢痕疙瘩中胶原纤维粗大,散乱而不成束状,排列极不规则,与表面皮肤不平行,含有较多粗大、脆性的透明样胶原纤维,有较多结节样结构。以上结构在扫描电镜下才能将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区别开来,在光镜下则很难区分。正常皮肤中Ⅰ型胶原占80%~85%,Ⅲ型占15%~20%,年幼者Ⅲ型胶原含量相对略高;而增生性瘢痕中,Ⅲ型胶原比率则高达30%以上。且增生早期最高,随着瘢痕的逐渐软化而慢慢趋于正常〔3〕。?研究表明,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纤维连接蛋白(FN)蛋白多糖的含量均有明显增加。瘢痕疙瘩中粘蛋白状基质成分则更加丰富,尤其是在其结节状结构中〔4,5〕。在蛋白多糖的多种成分中,各种成分的变化也不尽相同。Scott等〔6〕对人增生性瘢痕、正常皮肤、及成熟瘢痕标本进行检测,发现增生性瘢痕中的蛋白多糖成分中,decorin(小分子量糖蛋白)仅为正常皮肤中其含量的25%,而硫酸软骨素及双聚多糖为正常皮肤的6倍。免疫组化也表明,双聚多糖及versican(大分子量糖蛋白)在增生性瘢痕中明显增多,decorin显著减少。资料表明,增生性瘢痕中胶原酶的活性较正常皮肤中明显增高,瘢痕疙瘩中胶原酶的活性更高〔7〕。还发现在病理性瘢痕中,出现了正常组织中没有的血清蛋白酶抑制剂α1抗胰蛋白酶和α2巨球蛋白)。
2 病理性瘢痕中基质成分变化的病理基础?
创伤后血小板立即脱颗粒并激活补体,形成凝血块止血并成为后期修复的支架。血小板脱颗粒时释放并激活一系列细胞因子,包括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IGF-I)、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β),趋化、聚集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内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而局部的吞噬作用、细胞因子的释放及肉芽组织的形式又需要炎症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在烧伤等严重创伤或感染时,炎症反应严重且时间延长,增加了纤维源性细胞因子,如TGF-β和IGF-I的释放及活性作用,也就增加了增生性瘢痕发生的可能性。Deith〔8〕等通过临床观察,发现21天以上愈合的创面,不论部位、年龄及种族,增生性瘢痕的发生率均增加。肉芽组织的形成及塑形需要基质的降解及合成达到平衡才能达到理想的愈合。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是以成纤维细胞为主的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胶原、纤维连结蛋白(FN)、及蛋白多糖(主要有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等),而基质的降解主要是由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分泌的胶原酶、糖蛋白酶及其他蛋白酶来完成的。成纤维细胞过度合成胶原、纤维连接蛋白及糖蛋白,以及这些基质成分的降解、塑形不足,均可以导致病理性瘢痕(HS及K)的发生。?研究表明,直接提取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标本进行胶原的mRNA检测,发现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9~12〕。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来源的细胞培养也表明,其胶原合成及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及正常瘢痕,蛋白多糖的合成也多于正常皮肤来源的成纤维细胞〔13,14〕。目前,对胶原、纤维连接蛋白、蛋白多糖等细胞外基质的过度合成已基本认同,对细胞外基质降解方面的认识也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虽然病理性瘢痕中胶原酶的活性比正常皮肤中的高,但仍比胶原合成的增高倍数低,且胶原酶对胶原发挥其降解作用还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其中蛋白多糖的作用受到了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现代教学技术高校化学教学方法思索.doc
- 基于案例推理工程造价估算理论在交通机电工程中应用.doc
- 基于物联网经济动员应用探究.doc
- 基于现代肝病范畴张仲景临证医学思想探究.doc
- 基于现金流量在企业财务风险中控制.doc
- 基于现行成本模式研究通胀对财务报表影响.doc
- 基于现场建筑施工管理存在问题探析.doc
- 基于现金短期循环及企业财务运作关系现金管理.doc
- 基于生命周期产业集群自主创新动力机制探究.doc
- 基于生命力指数及集对研究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doc
- DB4405T288-2019 嘉氏羊蹄甲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2T 1759.2-2021 生草栽培技术规程 第2部分:桃园.docx
- DB3711T149-2023 湿地植被恢复技术规程.docx
- DB61_T 582-2024 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 横山羊肉.docx
- DB4401_T176-2022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技术规范.docx
- DB43/T 2378-2022百合鳞茎腐烂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docx
- DB45T2460-2022 克氏原螯虾稻田生态种养技术规程.docx
- DB4409T18-2021 黄皮嫁接育苗技术规程.docx
- DB3701T 485-2024 金银花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5106T08-2020 市场监管执法队伍行为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