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平肝潜阳汤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探究
平肝潜阳汤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探究关键词 中药 颈性眩晕 临床研究
颈性眩晕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目前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颈椎的不稳定、椎间盘病变及钩椎关节的增生等因素,刺激或压迫椎基动脉,使椎动脉痉挛或扭曲、狭窄等,引起脑供血不足,而出现发作性眩晕、恶心呕吐,甚则猝倒,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
笔者于2005年6月~2006年12月,用自拟中药平肝潜阳汤配合颈椎牵引治疗肝阳上亢型颈性眩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43例患者均为本院住院或门诊病人,男17例,女26例,年龄30~55岁,平均45.2岁,病程3~12个月,病程最长5年,最短2天。
诊断标准:所有43例患者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有典型眩晕症状,可伴有恶心、耳鸣、视觉症状等;及反复发作史或颈活动诱发史;有猝倒发作,叩顶试验阳性或颈旋转试验阳性。②颈椎X线片提示颈椎曲度不同程度改变、不稳或骨赘形成,钩椎关节骨质增生,韧带钙化。椎管矢状径狭窄;脑血液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或痉挛,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型:眩晕、耳鸣、烦躁易怒、头胀痛、面红耳赤、口苦、少寐多梦、舌红、苔黄、脉弦等。排除标准:眼源性眩晕、耳源性眩晕、脑源性眩晕、眩晕伴严重高血压者、梅尼埃病、高血压病未控制、颅内占位性病变、药物等引起的眩晕不在治疗之列。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和安全性判断者。
治疗方法:自拟中药平肝潜阳汤。药物组成:天麻10g,钩藤15g,生地15g,白芍20g,夜交藤10g,牛膝10g,僵蚕10g,生龙骨30g,生牡蛎20g,丹参30g,茯苓15g,半夏10g,葛根10g,菊花10g,川芎10g、甘草10g。水煎服,每次口服150ml,每日1剂,14天为1个疗程。
颈椎牵引,患者取坐位,牵引重量为其自身重量的1/5~1/10,日1次,每次15~20分钟,14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疗效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的疗效标准评定。①治愈:眩晕等症状消失,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恢复正常;②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头微有昏沉感,但不影响生活和工作,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明显改善;③有效:眩晕等症状有所减轻,能坚持工作,但生活和工作受影响,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有所改善;④无效:眩晕等症状无减轻或加重,示椎-基底动脉供血无改善。
结 果
本组43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15例治愈(眩晕消失,其他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14例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头微有昏沉感);11例有效(眩晕等症状有所减轻);3例无效(症状无改变或加重),总有效率93.02%。
讨 论
颈性眩晕多由颈椎退行性病变压迫、刺激椎动脉,或因脑动脉硬化,导致椎-基底动脉狭窄、痉挛,引起脑部供血不足而产生的眩晕、头痛等临床症状。
本病由于颈部疾患刺激或压迫颈动脉或交感神经而发生椎-基底动脉痉挛,椎动脉痉挛是椎动脉综合征出现颈性眩晕的重要病理基础[2]。
在中医学属“眩晕”范畴,本病病位在脑,多与肾、肝、脾有关,多因风寒、劳损、外伤等诸多因素造成人体营卫气血、脏腑经络失调所致,究其病因病机总属风、痰、瘀、虚为病。正如《素问“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
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研究,根据经络阻滞、血瘀不通的病变特点,治以平肝潜阳药物为主,以活血通络,滋养肝肾为辅。方中选用天麻、钩藤平肝潜阳,息风止痉;葛根升清解肌;菊花清利头目,平肝息风;生地、牛膝滋补肝肾;丹参、秦当归、川芎、丹参活血化瘀,通络;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夜交藤养心安神,祛风通络,生龙骨、生牡蛎平肝潜阳,僵蚕化痰散结、半夏、茯苓健脾化痰、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平肝潜阳,滋养肝肾,活血通络。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天麻、钩藤有解痉作用;葛根具有扩张脑血管,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部血液供应作用;川芎、当归、丹参等能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液循环,诸药合用能收到止眩、活血镇静之功效[3]。并配合颈椎牵引能改善颈部各椎体间的位置关系,放松肌肉,松解组织粘连,缓解各种刺激因素造成椎动脉痉挛,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病灶区缺氧状态改善[4]。所以平肝潜阳汤配合牵引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型颈性眩晕能起到平肝潜阳、活血通络、促进脑部血流的作用,改善脑血管痉挛,扩张脑血管,增加脑部血液供应,从而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液循环的作用,进而从根本上达到治疗目的。
从以上研究表明,平肝潜阳汤配合牵引治疗疗效好,不良反应小,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因费用低、操作简单,易于便临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