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章-文言文阅读课件.pptVIP

江苏省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章-文言文阅读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章-文言文阅读课件

【例11】下列句子不是省略句式的一句是 (  ) A.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B.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C.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D.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解析: A. 省略“功”的定语“己(自己)”;B. 省略“不毛”的中心词“地(地方)”;C. 省略介词“于(在)”。 答案: D 省略句的主要类型 (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 例如:(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省略谓语。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文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 例如: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省略宾语。 例如: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之)斗卮酒。(《鸿门宴》) 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 (4)省略介词。文言文中介词“于”“以”也常常省略。 例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促织》) 考点二 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作乙类词用,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词类活用的类型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 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一)判断方法:在汉语中,名词不能带宾语,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如果名词带宾语了,说明它临时具有动词的性质,就是词类活用。 (二)活用形式 (1)名词+名词(组成主谓结构、动宾结构或动补结构,其中一个名词用作动词。前一个名词用作动词,属于动宾结构、动补结构;后一个名词作动词作谓语,属于主谓结构)。 例如: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晋军函陵。(《烛之武退秦师》) 分析:例①中“舍”本是名词,用在宾语“相如”前,活用为动词,是“安置(相如)住宿”的意思,“舍相如”是动宾结构;例②中“军”本是名词,用在“函陵”前,活用为动词,是“驻扎”的意思,“军函陵”是动补结构。 (2) 副词作状语+名词(组成状谓结构,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③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屈原列传》) 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分析:例③中“祖”本是名词,这里用在副词“皆”后,活用为动词,是“效法、模仿”的意思。例④中“王”本是名词,这里用在副词“不”后,活用为动词,是“称王,此处指统一天下”的意思。 (3)能愿动词+名词(组成状谓结构,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⑤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 分析:例⑤中“刃”本是名词,这里用在能愿动词“欲”之后,宾语“相如”之前,活用为动词,含有“杀”的意思,“欲刃相如”就是“想用刀杀掉相如”的意思。例⑥中“水”本是名词,这里用在能愿动词“能”之后,活用为动词,是“游水、游泳”的意思。 (4)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 ⑦泥而不滓。(《屈原列传》) 分析:例⑦中“泥”本是名词,这里用在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活用为动词,整句的意思“屈原是出于污泥而不染”。 (5)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语作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6)所+名词(组成所字结构)。 例如: ⑨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分析:因为“所”字通常与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词组,所以所字后的名词用作动词。例⑨的“罾”字是名词用做动词,作“捕”“捞”讲。 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规律总结 1. 标志:名词出现在副词后;名词出现在能愿动词后;名词出现在“所”字后。 2. 语法分析:句中无动词;两个名词连用;名词在句中谓语的位置;名词后为代词。 二、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判断方法:文言文中,形容词的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经常作句子的定语、状语和补语 ,但不能带宾语,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活用作一般动词。即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如果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也活用为动词。 例如: ①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 ②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楚王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分析:例①中“短”是形容词,这里带有宾语“屈原”,活用为一般动词,意思是“诋毁,指出……缺点”。例②中的“轻”是形容词,这里带有宾语“胜”,活用为一般动词,意思是“轻视,看轻”。例③中的“善”是形容词,这里带有宾语“留侯张良”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