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把握文章主旨几种实用技巧
把握文章主旨几种实用技巧在高考模块中,现代文阅读一直是大家比较烦心的一块,不少同学考完后,总是自我感觉良好,可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阅读理解没有到位,确切地说,是文章主旨把握不准造成的。
事实上,历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无论是对词句的理解,还是对段意、文意的理解,都与文章主旨有关,即与作者表达的思想和感情有密切的关系,如2011年湖北卷中《土地》的第一、二题,要求对“土地”一词和“在一个工业化和商业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这句话的内涵作出正确的理解,其答案就与作者韩少功对土地的那份深情,以及与他心目中上地对现代文明的意义密切相关。由此可见,把握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就找到了解题的金钥匙。
那么,考试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迅速准确地抓住文章的主旨呢?下面略举几个简单实用的方法。
一、留意文章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招牌,常言说:题好一半文,因此大凡优秀的作品,标题必然凝聚着作者的匠心。这样一来,解读标题就成了我们理解文章主旨的敲门砖。一般来说,标题可表明写作对象、写作范围,也能暗示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倾向,它为我们解读文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信息,同时也为我们联想、推测文意提供了可以凭借的依据,如《长城》,它的标题为我们指出了阅读的方向和思考的范围,它可能是对中华民族的这一伟大历史遗迹进行讴歌、赞美,抑或是借这一文化古迹弘扬一种民族精神,也可能是对长城的历史和现实作理性的反思。细读原文,我们发现它表达的主旨是后者,这样,透过标题,大家事先就能多多少少揣摩出一些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至于《话说知音》《乡土情结》,更是直接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关注文章首尾段
万物有法,文章自有章法。文章之法就是它的起承转合。起合乃文章关键。起就是引出话题,就是开宗明义,就是设置悬念,就是奠定基调;合则是呼应开头、卒章显志、升华主题、强化感情。解读文本,抓住了首尾段意,犹如手执牛耳,理解文章主旨,就会水到渠成。例如《门》,开头一段:“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刻的动作,在一扇扇门内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它开篇点题,总起全文,为下文议论作了铺垫。它一方面暗示下文可能出现开门、关门的各种的描写,同时,在开头将“门”与人生联系起来,无疑在告诉我们,作者将要对“门”作哲理性及具有象征意义的思考。
《话说知音》最后一段:“大凡能用声音、图画或文字去打动人们的艺术家,往往会历尽沧桑,甚至要闯过多少生死的关隘,还得在日后反复地揣摩,昼夜都不能停歇。既然已经耗费了毕生的心血,投入了如此巨大的工夫,确实就应该永不停顿地奋斗下去,将自己美好和高尚的憧憬始终存留在人们心中,获得更多更多的知音。”透过这段文字中的“不能停歇”“奋斗下去”“更多更多的知音”等词句,我们发现它强调了两点:一是艺术家对艺术的追求应“不停顿地奋斗下去”。二是要通过艺术获得更多的知音。而这正是作者不落窠臼,对传统的知音传说作出的新评说,也就是文章要表现的主题。
三、注意标志性的语言
理解文章主旨,单靠对文章首尾段的揣摩是不够的,因为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主体还是在中间部分。按照行文的规律,作者在表情达意时,肯定会有一定的思维脉络和情感线索,体现在文章中,就是那些零碎的、不连贯的标志性语言。
文章标志性的语言大致有这些类型:反复出现的词句、议论抒情语句、段落首尾的中心句或关键句、段落中富含哲理或意蕴深刻的语句、段落之间的过渡句等等。同学们在阅读时只要把这些语句按段落顺序串起来,自然就把住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以《长城》为例,文中出现的标志性语言有“所以我说,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长城,……所以我说,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长城,……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正因为如此吧,现在你敞开胸襟了……使你显得十分开放,而又充满自信……(你)愿意接受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吗?你能承受住历史的再冲荡和新世纪的胎动吗?……”很显然,这些语句流露出作者对长城历史的沉痛反思,也表现了作者对长城开放现实的无比自豪和自信。作者旨在通过长城的封闭与开放,表现中华文化的兴衰历程。由此可见,解读文本时,标志性的语言对把握文章主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重视题干的信息
高考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是要考查大家对词意、句意、及文意的理解,然后才是更高能力要求的鉴赏,因而命题者在设置题目时,就会在题干中有意无意、甚至不可避免的透露相关信息,作为解题的暗示。如《长城》的第一题:“这篇散文中,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是什么?又是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它表明了这样的信息:作者是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对长城抒发感慨、发表评说的。这有利于我们摸清作者的思路层次和思想感情倾向。又如,2003年的《乡土情结》第三题:“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我国满族医药发展步入快车道.doc
- 我国煤矿安全事故致因及对策探析.doc
- 我国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理性研究.doc
- 我国物价波动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oc
- 我国物流人才培养问题探究.doc
-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在保护中小投资者过程中问题及对策探究.doc
- 我国物联网产业化优势及其可持续发展政策探析.doc
- 我国环境化学污染物对健康影响及探究方向.doc
- 我国环境管制-自主创新及FDI内含技术水平提升.doc
-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doc
- 场地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 2024年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玉岩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4年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文昌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4年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小雄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河姆渡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4年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雁溪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板桥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4年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土城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4年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桐屿街道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附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