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痛技术在静脉穿刺中应用[摘要] 目的 探讨无痛技术在静脉穿刺中的作用。方法 将门诊病人进行分组,单日为实验组,双日为对照组,共穿刺200例次。结果 实验组病人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无痛技术可以减轻静脉穿刺带给病人的疼痛,增加舒适感。
[关键词] 静脉穿刺; 疼痛; 无痛技术
[中图分类号] R322.1+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5-147-01
静脉穿刺应用于静脉输液,注射和静脉采血,是临床治疗和抢救患者最常用且重要的手段之一。本院门诊2010年3月―2010年6月在静脉穿刺中采用无痛技术共穿刺100例次,大部分病人达到穿刺无痛或微痛,而且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采用传统法穿刺的对照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2010年6月在我院门诊接受静脉穿刺而且符合条件的病人200例,其中男90例,女120例,年龄14岁~70岁,平均40岁
1.2 方法 按日期分为单日穿刺和双日穿刺,单日穿刺为实验组,双日穿刺为对照组。单日穿刺运用无痛技术,双日穿刺运用护理教科书中传统穿刺法。
2 静脉穿刺时引起疼痛的原因
2.1 穿刺者不良的心理状态
2.2 病人的血管
2.3 传统的穿刺方法
2.4 病人紧张的心理状态
3 无痛技术的护理
3.1 穿刺前无痛技术护理
3.1.1 穿刺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工作中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1]。
3.1.2 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穿刺护士在穿刺前热情接待病人,主动与病人交流,了解病人情况,自信亲切地解除病人的紧张和焦虑。
3.1.3 行为干预 指导病人取舒适的穿刺体位,上肢垫一软手枕,选择适宜的血管进行穿刺是保证穿刺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3.2 穿刺中的无痛技术护理:①用背隆掌空杯状手和握指法。②采用左手“八字法”绷紧皮肤减轻疼痛。③针尖斜面向左直刺法;④加大进针破皮角度,减轻疼痛。
具体操作:选择好血管,扎好压脉带,嘱病人用背隆掌空杯状手和握指法握拳,操作者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张开“八字”,拇指绷紧穿刺血管的下端,左手食指绷紧穿刺血管的左侧皮肤;右手食指摸清血管走向,找准血管穿刺点后,左手勿动;常规消毒,进行向心性或逆心性穿刺。右手拇指、食指分别持针柄上下两面,针柄与皮肤垂直。针尖斜面向左轻快地进针,针尖与皮肤角度视血管情况可适当增大达30°~50°,见回血立即压低针柄,将针头沿静脉进少许,立即松压脉带,常规固定,调节速度。3.3 穿刺后无痛技术拔针 传统的拔针法以干棉签轻压穿刺点及上方,迅速拔针按压进针点片刻,这种拔针方法的不足之处是:①会使针尖两侧对血管壁产生切割力,血管损伤可释放致痛因子。② 血管内膜损伤。③血小板聚集易形成血栓,出现血肿,不利于下次穿刺。
实验组用新法拔针法:①以亲切的语言、关怀的态度与患者交谈分散其注意力,使护患关系变得融洽。②调整输液速度:越慢越好,但不要关闭输液夹。③拔针手法:输液完毕时嘱病人行静脉穿刺的手轻握拳,使手背位置处于与静脉穿刺时姿势一致,轻轻揭开粘贴在针尖皮肤上所有的胶布[2],先迅速拔出针头再立即用棉签纵向按压穿刺点。
4 观察与评价指标
4.1 疼痛指标 通过自制问卷表对200例病人在静脉穿刺后询问疼痛情况。参考WHO疼痛Ⅳ级评定标准,结合本组实例将疼痛分为3度,0度为完全无痛,Ⅰ度为轻微疼痛,Ⅱ度为疼痛明显。
4.2 穿刺成功判定 静脉通畅且穿刺部位无渗液为成功。有回血但穿刺局部青紫或外渗,无回血且不滴均为失败,记录穿刺一次成功率及重复穿刺的次数。
5 结果
5.1 对照组:患者100人次,1次穿刺成功84人次,成功率占84%,无痛或微痛72人次,占72%,剧痛28人次,占28%。
5.2 实验组:患者100人次,1次穿刺成功97人次,成功率占97%,无痛或微痛97人次,占97%,剧痛3人次,占3%。两组数据统计,P<0.05,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6 讨论
6.1 在操作前进行有效的心理和行为干预,能减轻病人焦虑和恐惧,使病人身心放松,分散了注意力,增强了信任度,对静脉穿刺治疗有利,从而减轻了穿刺带来的疼痛,提高了病人对护理满意度。
6.2 实验组在静脉穿刺时采用;①穿刺前握拳是输液的常规方法,多年来一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类病人,但是采用背隆掌空杯状手和握指法更符合人体的生理学特点。②左手拇指和食指张开“八字法”绷紧静脉血管皮肤的上、下、左三个面。③针尖斜面向左静脉直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