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界金融与中国哲学的交融.doc
世界金融与中国哲学的交融
陈鑫磊
(黄河科技大学,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中国哲学作为哲学世界一个独特且重要的成分。在丰富的哲学理念与哲学体系中,中国哲学拥有完整的内核,饱满的哲思,明辨的思考路径。在金融哲学深刻的碰撞交融中,金融做其外核,中国哲学辅以其内核,能一定程度上还原荒芜态势下金融的本质,并赋予中国哲学时代新内涵。
..
关键词:中国哲学;金融体系;发展路径;本质寻求
中图分类号:F831.6B2 文献标志码:A :1000-8775(2015)04-0114-03
收稿日期:2015-01-20
简介:陈鑫磊(1996-),男,河南郑州人,在读本科,主要研究方向:金融学。
前言
中国三十年的变革,西方金融思想做为舶来物影响着中国新一代的世界观,价值观。新一代在金融旅程中急于褪掉中国文化的外衣,急于变革中国文化的内核。殊不知金融的世界不单单是数学公式相加,不单单是基础分析和技术分析的杂糅。金融界同样渗透着哲学的明光。哲学是明灯,照亮前行的路。而传载千年的中国哲学恰恰是这明灯最光亮的部分。
一、金融诞生及发展探究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易经的寥寥几语渗透着初始事物诞生及形成的智慧光芒。金融的本质是生产力的快速转换流通,不论世间有多少阴谋,多少黑暗,不管建的交易场所多么的富丽堂皇,从业金融人员多么的高傲冷漠。金融终究是要围绕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一切金融活动之本。如无生产力的发展,金融就是无根之萍,空中楼阁。例如及时准确的信息对于金融市场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在19世纪30年代,费城和华尔街之间铺设了一条旗语线。每隔6英里或8英里就安排一个人在楼项或者山丘上,手中拿着大旗和望远镜。第一个人站在华尔街商人交易所(即纽约股票交易所所在地)的最高处,通过旗语向哈德逊河对岸泽西市的人报告纽约股票交易所的开盘价格,大约30分钟之后,开盘价格可以传到费城。电报的出现将费城和纽约连为一体,将于之类似的金融市场联系大大加强,信息的传递由沿路的旗语,快马的传送转变为电信号。这不仅仅是一项发明,更是为金融提供了物质基础。铁路作为近代最重要的发明之一,铁路的开通不仅将它所有连接的内陆站点之间的货物运输的费用大大降低。也将各个区域的小型经济连为一体,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流通转换。金融市场产生的必要要素在环境要素不断推引下走向成熟。易经作为古人哲学智慧的结晶极好的描绘出金融运作的实质。生产力作为金融之根,繁杂的金融信息沿着这条智慧的脉络,层层深入,直至问题的根源,再繁杂的金融信息也会“化繁为简”。乾为万物的开始,生产力为金融的开始,相像的程度令我们惊讶。穿越千年的智慧火花将在现代世界交相演映,碰撞出耀眼的光芒。中国哲学与金融的邂逅已经开始,让我们拭目以待。
“元亨,利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曲折化的道路存在于世界的方方面面,不仅限于古句中的君子择木,主人识才上。金融的世界同样充斥着这一规律亦或是原则。金融体系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它通过漫长的递进,通过冗长的改良,形成于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体系。当然这个体系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及荒芜性。荒芜的金融环境形成周期性的金融灾难,蕴含着大量黑天鹅事件,保藏着阴谋与掠夺。人类进步所需的一定生产力被金融体系所内耗,产生不负责任的人类文明黑点。事物总是交替演变向前发展的,例如中国从原始社会到宗族社会在到封建社会,近而演变为现代社会,层层递推的发展方式,层层演绎的发展轨迹,当中有大量或者定量的内耗,但依旧遮掩不住社会发展的累计量,社会(狭义)的发展俨然成为永恒自然的惯性运动。金融作为一个单独的体系屹立世界生产力的顶端,本身独具自我养成的特点,植根于广泛的人类个体,具有和社会(狭义)一致的发展性但又有其独特的哲学逻辑。不同于社会(狭义),受众面不统一,且易形成大的封闭地域集团或是哲思分散的宗教团体等特性,金融具有广泛化且个体化的发展轨迹,不在拘泥于相同的地域文化亦或是趋同的哲思逻辑,个体作为构成世界的原子,第一次在金融体系中直接呈现,人类个体的劳动第一次被金融所量化,人类个体的资源诉求第一次有了直接意义上的平台。当金融体系作为生产力的上升机制出现于人类社会,生产力被高效的划分重组,生产力的效率被急速拉升。尽管荒芜的金融环境造成一定生产力的浪费,被人性贪婪者操控,但不否认金融体系带给我们的是明媚的未来。就像一句话所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况且现在窗外雪已化,就等绿芽钻地而出了。
二、个体与金融关系探究
“天人合一”,“天人相分”。个体与集合的关系在不断的变化中聚合割裂,在不断运行下统一矛盾。在分合转换中,人,制定了规则,规则是集合的潜在意识。人在普遍意义下是集合潜在意识的缔造者和受用者。人同样在金融体系发展的路径中人充当规则的缔造者,亦是规则形成后,潜在意识的受用者。潜在意识作为人思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