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六类布线发展看GigaBIX系统.doc
从六类布线发展看GigaBIX系统~教育资源库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我们对网络的速度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要通过网络传送文件, 也要通过网络举行视频会议;我们不仅需要收发邮件,也要快速下载各种视频、音频文件。 而随着网络的速度由原来的一兆、十兆、几年前的百兆,发展到今天的千兆, 布线系统作为网络的基础设施面临着更高的挑战。 千兆传输技术的挑战
千兆以太网协议的制定工作是在IEEE 802.3完成百兆以太网协议的制定后开始的。 在当时5类布线正开始被广泛的使用,因而铜缆千兆以太网的开发目标是希望在大量的5类布线上可以实现千兆以太网的传输, 由此铜缆千兆以太网(1000BASE-T)被确定为采用和百兆以太网(100BASE-TX)相兼容的协议形式(相同的帧结构, 相同的信号率-每秒125兆个信号)。在这种条件下要达到千兆的数据传输率, 必须采用更高效的编码和多线对并行传输的方式。1000BASE-T采用脉冲幅度调制的5级电平(PAM5)编码方式, 即每个信号有5级电平,可携带2.5位(bit)信息,其中2位为有用信息,其他为控制信息。 这样在一个线对上可传输的可用数据率为125M信号/秒x 2位/信号= 250M位/秒; 为达到千兆双工的传输率必须采用4对同时并行传输,同时在每一对上要采用双向同时传输的方式。
影响传输性能的几个主要参数
铜缆千兆以太网由于采用了复杂的传输方式,对传统的5类布线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根据香农的信息传输理论,传输的信号总是伴随着噪音一起到达接收端的。在接收端要能分辩出有用信号, 要求接收的有用信号的强度必须大于接收的噪音信号强度,而信号和噪音强度相等时是接收的临界点, 此时信号和噪音的比率等于1;而我们通常用对数形式来表达的信号噪音比率,得出的结果用分贝(dB)表示, 信号和噪音的比率等于1的地方即是0dB点,信号和噪音的比率大于1的地方其分贝数大于0, 这即是我们常说的信噪比大于0。
在双绞线上传输信号,受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之一是线缆的衰减(Attenuation)。 衰减主要是由于高频信号在铜线上传输受到趋肤效应的影响。趋肤效应是指在高频信号在导线上传输时,频率越高, 信号的传输区域越趋于导线外层的一种物理现象。由于信号频率越高,导线能传输信号的表层越薄, 对信号的衰减也就越大,因而导线上信号的传输衰减是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加的。
影响双绞线上信号传输的另一个因素叫串扰(Cross Talk),它是一个线对与其他线对产生电磁耦合, 其他线对传输的信号被耦合到此线对,这些耦合信号构成了此线对传输的主要噪音。 电磁耦合的程度也是随着频率增加而增加,因而串扰也是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强度增加的。
一般意义上的信噪比采用布线系统特定的性能参数后便成为衰减串扰比,英文缩写为ACR。布线系统的衰减随频率增加, 即信号强度随频率减小,串扰增加,两条曲线有交汇点,此点ACR=0或信噪比等于0,在此频率以下ACRgt;0。 此ACR=0点确定了有用传输频率的上限,此频率点定义了布线系统的传输带宽。
在各种传输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形式的串扰,
在线缆某一端的一个接收线对受到本端另一线对发送信号的影响而产生的串扰叫近端串扰(NEXT)。
受到线缆另一端的另一发送线对的影响而产生的串扰叫远端串扰(FEXT)。
在多对并行传输的情况下,某一线对就不仅仅受到另外一个线对的影响,而是受到多个线对的影响, 此时受到的影响是多个线对影响的叠加,分别为功率和近端串扰(Po NEXT) 和功率和远端串扰(Po FEXT)。
千兆以太网在每一线对上都采用双向传输方式,因而又出现一种新的反射噪音------由于线缆、 连接器以及跳线等元器件的阻抗不匹配,在一个方向上传送信号因阻抗不同而产生的反射, 对另一方向传送的信号构成一种噪音。这个噪音的强度用回程损耗(Return Loss)表示。
千兆传输对布线的要求
由于五类布线布线标准出现的时候,没有象千兆以太网这样复杂的传输协议, 对五类布线系统的主要性能要求只测量衰减和近端串扰,没有对功率和近端串扰、远端串扰、 回程损耗等参数作出要求,因而传统的五类系统指标无法满足千兆以太网传输的要求。
为此,布线标准委员会为千兆传输的布线系统制定了两个文件,分别为TSB-95和TIA/EIA 568-A5。 TSB-95包含验证已安装的五类布线系统是否具备千兆传输能力的性能指标,以及改造不合千兆要求的五类布线系统, 以便提升其传输能力的工程指南。TIA/EIA 568-A5作为TIA/EIA 568-A标准的第5个附件文件定义了具备传输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三氧化二砷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素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doc
- 三磷酸腺苷对大鼠移植胰腺细胞死亡方式的影响.doc
- 三种宽带IP传送技术的比较.doc
- 上半年房地产行业展望.doc
- 上海09年成考招生录取工作规定.doc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在2016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追寻时代进步,努力实现从医学生向医生的转变.doc
- 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09年成考招生简介.doc
- 上海戏剧学院校长在2013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doc
- 上网行为管理打造低成本绿色网络助力企业安全上网.doc
- 下一代DSL技术TDD-EDSL的技术要求.doc
- 【安全经验分享】镇江新区金科·祥生悦园建设工地宿舍“3·8”较大火灾事故 1根香烟,7条人命!6人追刑!.pptx
- 面向类集成测试序列生成问题的深度强化学习方法研究.pdf
- 包含电热氢多元储能的综合能源系统能量管理策略研究.pdf
- H公司食品机生产项目工时管理优化研究.pdf
- 上覆充水型溶洞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及控制技术研究.pdf
- 松散层底部黏土层渗透破坏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pdf
- 凉水井煤矿薄煤层大跨度开切眼空顶距与支护技术研究.pdf
- 基于功能可用性的家用制氧机造型设计研究.pdf
-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技术的神经细胞药物刺激响应研究.pdf
- 电力电子变换器直流母线电容状态在线监测方法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