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项目总结报告及综合应用.docVIP

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项目总结报告及综合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项目总结报告 项目名称: 石炭纪有翅昆虫的起源和辐射 委托单位: 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 承担单位: 中国地质博物馆 受资助人: 张志军 起止时间: 2005年12月 ~2008年11月 国土资源部 二○○九年十一月二十日 目录 一、研究领域及资助研究项目概况 2 二、研究领域国内外发展趋势和前沿 2 三、研究工作总结 3 1.研究项目实施情况 3 2.研究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4 四、经费使用情况 10 五、单位审核意见 11 一、研究领域及资助研究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基础性研究课题,研究领域为古昆虫学。 本项目受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支持,工作的主要内容为采集石炭纪昆虫标本;对透翅目、蛩蠊目、疏翅目和太直翅目(原直翅目)标本进行系统分类;对有翅亚纲各类群进行系统发育关系分析;通过世界石炭纪昆虫的对比,探讨石炭纪昆虫的起源和辐射。 外协部分工作内容是对三叠纪昆虫进行分类研究。 二、研究领域国内外发展趋势和前沿 石炭纪昆虫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有翅昆虫,距今3亿年左右,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在德国、法国、比利时、波兰、捷克、俄罗斯、阿根廷、美国和中国等国家均有发现,但主要集中分布在西欧和北美。世界上较为著名的石炭纪昆虫产地有德国Hagen-Vorhalle(其时代为Namurian B期),美国伊利诺斯州Mazon Creek(其时代为Westphalian期)和法国Commentry、Montcean-les-Mines(其时代为Stephanian期)。前者产出300多块标本,分属5个目20多种;后两者种类较丰富,各有100种左右。 早石炭世早期,昆虫化石极为稀少,最早的且无争议的(有翅)昆虫化石是发现于德国Bitterfeld的古网翅目昆虫1种:Delitzschala bitterfeldensis Brauckmann et Schneider, 1996,其时代为Namurian A早期(Branckmann Schneider, 1996)。先前认为发现于阿根廷Namurian A期的昆虫化石,其时代实为稍晚的Westphalian期(Brauckmann et al., 1994)。 Namurian期是石炭纪有翅昆虫发展和开始分化的主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昆虫主要分布在欧洲,共7个国家和地区有分布(荷兰、比利时、德国、波兰和捷克等),欧洲之外仅美国(犹他州)和中国(祁连山地区)有分布。除中国和德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标本数量极少,有的仅发现1-2块标本(Brauckmann et al., 1996)。目前中国已发现石炭纪昆虫化石1000多块,初步鉴定不少于7目50种。中国是除欧美之外唯一分布有纳缪尔期昆虫的国家,其昆虫化石数量巨大(已超过1000多块),种类丰富(50种以上),地理位置独特(位于东亚),对于研究石炭纪昆虫的起源、发展和扩散及晚石炭世古气候重建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按照项目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对宁夏石炭纪昆虫进行了系统的采集和标本整理,采集标本约1000多块,归属7个目50多种;对透翅目和太直翅目昆虫演化和系统发育进行了分析;初步探讨了宁夏祁连山昆虫群的起源的辐射。 完成的具体实物工作量如下: ? 整理石炭纪昆虫标本近1160多块(其中包括洪友崇研究员和彭德成博士提供330多块),完成910块标本编号工作; 完成原蜻蜓目和蜚蠊目标本的照相、绘图和描述工作(4块标本);完成太直翅目(Archaeorthoptera)130多块标本的照相(440多幅)和部分标本的绘图工作; 疏翅目标本的初步分类工作(79块标本);透翅目和蛩蠊目初步分类工作(约320块标本); 发表论文6篇,其中2篇为国际SCI检索;参加并发表国际会议论文摘要3篇,其中1篇在大会上作口头报告。描述发表了纳缪尔期最大的蜻蜓化石巨脉科(Meganeuridae)是一个绝灭的科,隶属于蜻蜓总目(Odonatoptera)原蜻蜓目,目前已发现3个亚科约9个属。主要分布于法国上石炭统斯蒂芬阶(Stephanian)、美国上石炭统威斯发阶(Westfalian)和下二叠统、英国上石炭统威斯发阶(Westfalian)、俄罗斯二叠系等地层中。本科的昆虫体型通常大到极大,翅展一般在200mm以上,而且分布广泛,是石炭——二叠纪的一个优势类群。中国宁夏上石炭统纳缪尔阶(Namurian)发现的新属种——祁连山神州巨脉(Shenzhousia qilianshanensis Zhang, Hong et al),是巨脉科已知层位最低、时代最老的昆虫。据保守估计,新种的翅展可达450-500mm,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的昆虫化石,也是世界纳缪尔期最大的昆虫化石Cathaysiablatta namurensis

文档评论(0)

aa1509082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