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学电源工艺学第8章2011
Chapter 8 Lithium Ion Batteries 8.1 概述 锂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质地很轻,延展性好,导电性强 ?ΦLi+/Li=-3.045V,还原性极强 它的理论比容量达3860Ah/kg, 锌的820Ah/kg 铅的260Ah/ kg 镉的481Ah/kg 锂电极的交换电流密度大,极化小。 二次锂电池 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Li/MoS2、Li/TiS2等一些锂二次电池的研究。 但由于金属锂电极在充放电过程中易产生锂枝晶,导致其安全性差 锂枝晶易从极板脱落,脱落后与极板的电接触断开,不能用于充放电反应,导致电池容量降低 若锂枝晶逐渐生长,则会刺穿隔膜延伸至正极导致内部短路,引起火灾或爆炸 1990年,日本 SONY公司成功商品化锂离子电池,将负极由金属锂换成了碳材料,克服了锂二次电池安全性差、寿命短的缺点 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动力电池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 电池组成 (-) LixC6/LiPF6(org)/Li1-xCoO2(+) 负极材料:石墨 正极材料: LiCoO2、 LiNiO2、 LiMn2O4 单体电池电压:3.6-3.7V 循环寿命500次以上 Advantages 1.工作电压高 2.比容量、比能量高 3.无污染、无记忆效应、寿命长 4.自放电小 5.安全性好 P200,表8.1 发展状况 8.2 工作原理(Principle ) 锂离子在 层状物间的 嵌入脱嵌 Reactions 电池反应:6C+LiCoO2 8.3 电极材料Electrode materials 锂离子电池对材料的要求 理想的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1)具有层状或隧道的晶体结构, 以利于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以保证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 (2)充放电过程中,应有尽可能多的锂离子嵌入和脱出,使电极具有较高的电化学容量; (3)在锂离子进行嵌脱时,以使电池有较平稳的充放电电压; (4)锂离子应有较大的扩散系数,以减少极化造成的能量损耗,保证电池有较好的快充放电性能; (5)嵌人化合物应该便宜,对环境无污染,质量轻。 8.3.1 正极材料( Positive materials) 理想正极材料特点 1. 较高的电极电势 2. 允许大量Li离子进行可逆嵌入和脱嵌 3. Li离子嵌入和脱嵌可逆性好,立体结构没 有或很少变化 4. 具有良好的电子导电率和离子导电率,减少极化,可满足大电流放电 5.无污染、价廉、质量轻 Positive materials 锂与过渡金属形成的嵌入式化合物 层状化合物: LixMO2 尖晶石型: LixM2O4 M= Co, Ni, Mn, V, Cr, Fe etc. 层状结构 8.3.2 负极材料(negative materials) 理想负极材料特点: 1.锂储存量高 2.锂在碳中的嵌入-脱嵌反应快. 锂离子在固相内的扩散系数大,在电极/电解液界面的移动阻抗小; 3.锂离子在电极材料中的存在状态稳定; 4.充放电循环中,体积变化小; 5.电子导电性高 6. 在电解液中不溶解 碳素材料 石墨、碳纤维、石油焦、热解碳、中间相碳微球(MCMB,mesocarbon microbead)、碳黑、玻璃碳、碳纳米管等。 具有嵌锂电位低、插锂容量高 ,来源丰富,价廉易得,无毒无污染的优点。 锂的可逆插入容量在合适的电解质中可达理论水平,即372mA?h/g。 低温时(例如-20 ℃),因锂离子在石墨中的扩散慢,电化学行为不理想。 因石墨分子中不存在交联sp3碳结构,墨片分子易于发生平移,从而导致石墨负极材料的循环性能不理想。 引入非金属元素: H、B、N、Si 、P、S 等 引入金属元素:K、Mg、Al、Ga、V、Ni、Co、Cu、Fe 等 表面处理 氧化处理 采用碳包覆 包覆金属及其氧化物 聚合物包覆 新型负极材料 1. 氮化物: Li7MnN4和Li3FeN2(反萤石结构)。 Li3-xCoxN(Li3N结构)。如Li2.6Co0.4N 2.锡基负极材料: 1996年4月,富士胶片公司推出用锡复合氧化物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 锡氧化物:如氧化锡SnO,二氧化锡SnO2。 锡复合氧化物:将SnO、B2O3、P2O5混合,1000℃通氧烧结,快速冷却形成非晶态化合物。 锡合金:如25%Sn2Fe+75%SnFe3C电极。 在锂离子电池首次充放电过程中,电极材料与电解液在固液相界面上发生反应,形成一层覆盖于电极材料表面的钝化层(passivating film) 。这种钝化层是一种界面层,具有固体电解质的特征,是电子绝缘体却是Li+ 的优良导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