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办生态游 脱贫一方人.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兴办生态游 脱贫一方人.doc

兴办生态游 脱贫一方人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这是诗仙李白站在秋浦河吟出的第一句诗。秋浦河可以说是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人民的母亲河,李白几游秋浦、流连忘返,作下脍炙人口的“秋浦歌”,因此秋浦河也被称作“诗之河”,而现在的秋浦河已经作为一个极具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的景区开放。   村里吃上“旅游饭”   秋浦河上礁石林立,形态各异,两岸翠绿的青山连绵,远处蓝天白云,晴空万里,山水相映。秋浦河附近的石台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但是现在石台县的农民收入可是不一般。   石台县属于安徽省池州市,位于皖南山区。初到这里,最大的感受就是,沿着秋浦河,一路都是各种农家乐。而正是这些农家乐给当地百姓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开办农家乐的村民家普遍收入都在一年十万元以上。这些财富正是仰赖石台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秋浦河。当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也带来了大量商机,村里依靠农家乐赚钱的,不在少数。   朱小根是石台县矶滩乡的一位普通农民,原来家里只不过两亩地,一年收入不到千元。2007年,她把自己家改造了一下,弄了四间客房,五张桌子,正式对外开始了农家乐营业,没想到一开张,生意就非常红火。   游客越来越多,朱小根的农家乐生意越来越红火。游客来家里品尝一下自己小菜园种的蔬菜,路程远的再住上一晚。凭借着口碑,这个农家乐做得风生水起,规模越来越大。   现在依托景区的优势,朱小根的农家乐一年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倍,而像她一样自办农家乐脱贫致富的,在矶滩乡超过五十家,而这一切,都是石台县打造旅游产业扶贫带来的好处。   石台县号召农民依靠旅游产业脱贫致富,除了将旅游基础设施完善,还给予百姓很直接的实惠,如果创办农家乐需要贷款,政府的贴息补助大大解决了他们资金的问题。   现在,每到旅游旺季,秋浦河景区附近的农民也就成了最忙的人。全县涌现了一批以旅游产品生产开发和特色“农家游”的专业村,有资金的开个农家乐,没资金的就做起小生意,景区附近的农民们都把游客的需求当成了自己的订单。   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全县餐饮、服务、商业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各大小景区附近发展了近千家农家乐,农家乐餐饮、住宿收入每年最高的可达20余万元,有的农家乐家庭还买了轿车,建起了停车场,有的还同时经营茶叶、野菜、山珍等土特产品,全县2万余农户就此吃上了“旅游饭”。   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   别看现在的秋浦河每天都热热闹闹,可是您难以想像,十年前,这里根本没有这样一个景区,那这十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这个景区是怎么出现的呢?   1999年,石台县还是个最普通的国家级贫困县,很多村子地处深山区交通不便。老百姓平时就是下地务农,自给自足,人均收入非常低。县里为了寻求发展,也曾想过开发工业。可是几年下来,不仅收效不好,而且还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为了保护环境,石台县政府要求整个县内,全面停止砍伐,停止采矿,整体转型,可是转型后能做什么呢?老百姓要如何提高收入摆脱贫困呢?县里最终将目光锁定了旅游产业。   “靠风景吃饭,靠旅游赚钱,没想到我们还能走上这么轻松的谋生之路。”国庆长假,石台县仁里镇和平巷居民胡一鸿的家庭旅馆迎来了30多名杭州、南京、合肥自驾车游客。胡一鸿一边热情地招呼客人,一边说到。   胡一鸿一家6口人,大儿子在本地一企业上班,小儿子在外地创业,自己退休在家。几年前,石台县乡村旅游悄然兴起,头脑灵活的他从中看到商机,拿出自己多年的十几万元积蓄,加上银行贷款,共投入资金近60万元,在2005年10月兴办了天虹宾馆。通过自己的诚信和勤劳,他兴办的天虹宾馆,每年经营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与胡一鸿一样,和平巷开办家庭宾馆的还有十几户居民。   和平巷发生的变化,是石台县实施旅游扶贫开发的一个缩影。石台县打造的“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吸引了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特色农产品吸引眼球   石台县旅游产业带动的不止是农家乐,还有农户自制的旅游产品。在这里我们就发现了一样奇特的东西。一块一块灰色的东西,正是这里的特色产品――苦槠豆腐。   苦槠树是皖南山区常见的树木,在石台县有超过三千亩的种植面积,苦槠果经过人工采集,去壳磨成细粉,经过数次沉淀,还要熬制成型。这需要20多道工序,过程颇为复杂。余节高现在是石台县唯一一家制作苦槠豆腐的。而他手艺正是家里祖传下来的。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依靠卖苦槠豆腐赚来的几元钱,已经很大程度改善了余节高家的生活,直到他长大,家里一直在做这个生意,可是一年也不过能赚几百元。2000年,他决心要扩大规模,将苦槠豆腐做成品牌,而让他有动力这么做的原因,正是因为石台县打造的旅游产业。   看到苦槠豆腐受到外地游客的喜爱,余节高觉得这真是创建品牌的好时机。游客来石台县旅游,总要带点特产回去,苦槠豆腐正符合他们的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