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氐羌(四)》青少年语文教育.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氐羌 第二十四章 南诏的兴亡 乌蛮蒙氏建立南诏王国,在两晋南北朝时属于宁州爨氏所辖。 爨氏乃河东(山西解州)大族,为汉人之裔,南迁云南后成为大族, 统治云南很久,后分为东爨、西爨两部分,互相攻击。乌蛮属于东 爨所管辖,故称东爨乌蛮。所谓乌蛮,乃含有古蛮人血统而与羌人 南支相融合而成。因喜黑色,穿黑衣、缠黑色长头巾,故称为乌蛮。 川滇黔边界曾有蒙蛮,或即其祖先。自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 年)细奴罗禅立,建立南诏大蒙国,传十三世,至唐昭宗天复二年 (公元 年),舜化贞之位被清平官郑买嗣篡夺而建立大长和国, #$% 共传二百五十五年而灭。其后裔多为彝族。 第一节 乌蛮蒙氏的来源 自从两《唐书》、《资治通鉴》谓蒙氏为哀牢夷之后,史家对蒙氏 族属颇多争论,可谓各自立说,不胜纷纷。清朝的倪蜕的《滇系》谓 蒙氏为苗徭:“南诏之始,不过苗徭一种耳。”闻宥《哀牢与南诏》一 文认为蒙氏为今怒族之先民。徐家瑞《大理古代文化史稿》说:“蒙 氏本 州大姓,唐初有松外蛮首领蒙羽、蒙和等,又有蒙蛮,想即南 诏之所由也。”即蒙氏为蒙蛮。有谓蒙氏为爨族(许云樵《南诏非泰 族故国考》,载《南洋学报》第四卷第二辑),有谓为泰族(特·德·拉 古伯里著《掸族发源地》),等等。而诸多见解中,以蒙氏为泰族或 彝族者居多,论据也较多且集中。 持南诏为泰族故国说的以外国学者为多,他们几乎都认为南 405 氐羌 诏是泰族建立的政权。最先力主此说的是伦敦大学教授拉古伯 里。他说泰族就是哀牢夷,先于汉人入主中原,到公元前! 世纪 初,中国史中谓之为大蒙。美国杜德在其《泰族》一书中大力宣扬 拉古伯里以上的观点。他说,泰族故乡在华北地区,原已有国家政 权组织,后受汉族压迫而徙入云南,建南诏国。英人吴迪在其 #$% 年出版的《暹罗史》中也说:“泰族……蔚然成为强盛之帝国, 即所谓南诏是矣。”原苏联科学院主编的《世界通史》( 年中译 #’ 本)和该院东方研究所编《现代泰国》( 年版中译本)也说南诏 #( 是泰族建立的“存在五百年的独立国家”,是所谓泰族东方部族在 ’ 世纪时“同中国王朝斗争中形成的”“最初的国家组织”,并把南 诏史从中国古代史中割裂出来并入印度支那古代史中。 但是,这些外国学者主张的“南诏是泰族建立的国家”的论点, 除了抓住一二个词汇借以附会以外,并没有提供什么有力的论据。 我国学者凌纯声、方国瑜、许云樵等在 年代、 年代就先后著 !) *) 文反对“南诏是泰族国家说”。 我国学者的确凿证据,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这些。在语言上, 《蛮书》说“夷语谓王为诏”。“诏”字是古代氐族称王之词。《晋书· 前秦符坚载记》有:“坚强盛之时,国有童谣云:‘河水清复清,苻诏 死新城。’”“诏”不是泰语+,-. 的对音。从语法上看,南诏语和泰 语是完全不同的。泰语称“王子”为“诏法”,称“清迈王”为“诏那空 清迈”,修饰语俱在“诏”之后。“蒙舍诏”、“蒙 诏”,“诏”之前置修 饰语,不是泰语的语法。南诏的行政机构有“九爽”。“爽”不是泰 语/0- 1 23-45 的略写,因为从构词法看,“爽”之前有修饰语,而泰 语正相反。南诏称“州”为“赕”,声韵与“暹”都不相同;并且“暹”是 “城”的意思,意义不同。其他如南诏称“帝”曰“骠信”,“帝后”曰 “信么”,“兄”曰“容”,“弟”曰“钟”,都不是泰语。哀牢语谓“背”为 “九”,“生”为“隆”,也都不是泰掸语系词语。南诏语言语法,形容 406 氐羌 词在名词之前,宾语于动词之后,与汉语和藏缅语法相同;而泰掸 语系语法正好相反。语言中最重要的是语法结构和基本词汇。南 诏语言的语法结构和基本词汇既与泰语不同,所以南诏语言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