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氐羌(一)》青少年语文教育.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氐羌 前 言 羌族是中国本土最古老的民族群体,他们以牧羊为生,最早活 动于甘青之交的黄河上游及渭水上游一带。有一支向东迁而首先 进入文明社会,形成炎帝族与黄帝族;一支仍留居原地———甘青高 原,由于环境艰苦,发展迟滞,从而形成诸羌;一支则向西南迁徙, 后来形成了吐蕃、苏毗、羊同及域外诸羌;还有的向四方迁徙,与周 围各土著民族融合,形成新的族群。因此,羌族是一群人数众多, 迁徙分布范围广,影响深远的古老民族,是构成中华民族的重要主 干。 广义的羌人,包括戎、氐、羌三大部分。戎族活跃于商、周时 代,主要分布于华北一带,过着游牧或半农半牧的迁徙生活,一般 由部落联盟组成,先进的部落也有建立国家的。戎是好战的代名 词,是一个强悍好战、野蛮与流动的族群。它分为北戎、犬戎、鬼方 戎、允姓之戎、襭狁、析支、鼻息、僬侥及车师。古代有称为五戎、六 戎、七戎、八戎者。到汉代,戎族已基本在中国大地上销声敛迹,他 们并没有灭绝,而是演变或融入其他民族,形成北狄、东胡、东夷的 一部分,更多的则融入华夏族,以后成为汉族的成员。 氐族则以繁殖培育新的羊种而得名,它先从今河北北部的太 行山东麓与早已分布于此地的戎、东夷、北狄、东胡等族融合,形成 了新的氐族族群,又向西南迁移至甘南地区,与羌族杂居,互相融 合,到汉魏时期,形成了氐族。由于氐族与汉族长期相处,接受汉 文化较多,且过着农耕定居生活,经济较为发达,文明程度比其他 1 氐羌 少数民族更高。在西晋末年永嘉八王之乱时,氐族乘机而起,加入 “五胡乱华”的行列,先后建立了前秦、仇池、后凉等国。到唐代时, 几乎都融入汉族。属于氐人系统的 人、白人则向西南迁向川西、 滇北、滇中。 羌族则分布甚广,族类复杂而繁盛,在商、周的羌方,还有姜戎 及姜姓诸国,是构成华夏族的重要成分。分布于甘青一带的牦牛 羌、白狗羌、白狼羌、白马羌、宕昌羌、党项羌等达数十种之多。参 加“五胡乱华”的后秦国,最后也融入汉族。而党项羌还建立西夏 国,与宋、辽、金抗争达一个多世纪之久,最后也融入汉族。羌人的 一支则由岷山沿大渡河、大凉山南迁入滇中,沿途分布定居,与一 些夷人、蛮人系统的族群融合,形成庞大的族群———彝族,先后建 立了南诏、罗殿、罗氏鬼国、自杞等国。有一支则成为么些族,一支 则向西南深入到西藏高原,分别建立了强盛的吐蕃王国及羊同、苏 毗、哥邻、岭国及唃厮罗等国以及地方政权。一些羌人后来定居于 滇西,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形成哈尼、傈僳、普米、拉祜、怒、基诺、 景颇、阿昌、独龙、苦聪、拉基等族。还有一些羌人远越喜马拉雅山 及帕米尔,在域外分别建立了悉立、章求拔、大小勃律、巴达克山、 拉达克、坎巨提、克什米尔、尼婆罗、不丹和锡金等国。 从以上羌族的分布、发展、迁徙、演变和融合来看,羌族是一个 历史悠久,支系繁多,繁衍昌盛的庞大群体,也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群,它滋长了炎黄—华夏族群,从而使羌族更具巨大的影响力。它 崛起于东亚,由黄土高原走向全中国境域,走向全世界,形成了世 界上优秀而人口最多的族群,证明华夏族———汉族和羌族与西南 各族、藏族、西南域外诸国,具有亲密的血缘关系,进一步证实汉藏 同源、汉彝同祖。 有关氐、羌历史的专著,近年来曾先后出版过氐、羌、藏、彝及 西南各族的专史,但对于其源流、分布、迁徙、演变和发展等情况, 2 氐羌 大多简略而模糊,断裂而偏颇,不尽如人意。所以有必要另辟蹊 径,另创体裁,重新写一部较有分量的有关氐、羌源流的史学专著, 以供海内外人士澄清真相和参考借鉴。 多年以来,作者含苦茹辛,忧谗畏讥,皓首穷史,致力笔耕,几 忘日月之轮换,春秋之更替,寒暑之困逼,人事之纠葛,不计得失, 不辩是非,专心致志于《中华民族源流史》各分册的撰写,排除了许 多干扰,广为搜集资料,不论零篇残简、寸楮半牍,凡涉及历史学、 地理学、民族学、古文字学、考古学、民俗学、地名学、天文学、动植 物学及古农史等方面资料,都加以搜集、推敲、精选,以数十年之积 累,数十万里的调查访求,挥汗如雨,呵笔化冰,在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