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VIP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3

必修3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古代中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殷周时期是中华文化最初的形成时期 ②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化得到大发展 ③秦朝的统一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④宋朝时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 ⑤隋唐中华文化达到全盛时期 ⑥元朝时中国文化开始走向衰落 A.①③④⑤ B.②④⑤⑥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⑥ 2.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的是( ) A.文字 B.史书典籍 C.音乐 D.绘画 3.“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 ) A.源远流长 B.博大精深 C.创造性 D.包容性 4.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对“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 ) ①包容性使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 ②包容性使中华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③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实现中外文化的趋同 ④包容性是指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2006年11月7日由泰国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主办的题为“以儒学乐观稳定的思想迈向未来”的儒家思想研讨会在曼谷联合国会议中心举行。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曾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可以用来说明( ) A.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B.各国文化一律平等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D.各国文化可以交流,但不能相同 6.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李约瑟在《自然科学大事年表》中用图表作了说明。以下图表主要说明了( ) 时间 时间公元前6~ 公元前1世纪 公元1世纪~ 公元400年 公元401~ 公元1000年 公元1001~ 1500年 比例 50% 62% 71% 58% A.中华古代科技具有注重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B.中华古代科技比世界其他各国要先进得多 C.中华古代科技决定了当时中华民族的至尊地位 D.中华古代科技在世界范围内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7.《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努力创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繁荣和发展文学艺术。”这是因为( ) A.中国的文化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B.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 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的辉煌 D.中国的文学艺术有着辉煌而悠久的历史 8.《湖北日报》曾载文指出,一个民族,疏离了历史,自然就无希望,舍弃了文化,也就失去了前进的灵魂。这句话告诉我们( ) A.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志 B.只有回归历史,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C.实现民族振兴,必须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D.文化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 9.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体现在( ) ①始终是维系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④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只有在与其他文明的相互激荡中,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保持长盛不衰的命运。这表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 ) A.珍惜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B.借鉴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 C.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发挥“主心骨”作用 1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之根、强盛之魂。回望历史长河,一些古代文明先后消亡了,而中华文明犹如浩荡的长江之水绵延至今,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沧海桑田依然屹立在世界东方。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 A.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B.是促进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决定因素 C.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力量 D.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 12.一首千百年来为无数海内外游子所传唱、凝聚了无数中华儿女心声的乐府《游子吟》,牵出了中华游子文化节。2006年4月28日至30日以“弘扬民族精神,宣传游子文化”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华游子文化节在唐朝著名诗人孟郊故里浙江德清举行。这体现了( ) A.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B.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传统 C.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D.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 1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