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趣闻.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埃塞俄比亚趣闻.doc

埃塞俄比亚趣闻   导语:我们注意到英、苏、法、意等国的大使馆的面积都很大,有些大得简直就像个大庄园。据当地友人介绍,原因是当时的皇帝一句话,对这些对埃塞友好的大国各划拨一个埃塞“卡沙”面积的土地,供他们建使馆。   1971年初,我作为外交部赴埃塞俄比亚建馆小组成员前往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建立了大使馆。此后我就在大使馆工作至1973年回国,并另调我驻美联络处工作。在埃塞工作期间的一些所见所闻给我增长了不少知识,这些见闻有的属于传说,有的有历史记载,有的属异域风情,多少使我开了眼界。   以具犹太血统自豪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仅次于埃及的文明古国,具有三千余年的文明史,是黑非洲唯一未被殖民化的国家。此地在公元前后建立过王国,以后分分合合至十九世纪初分裂成若干个公国。十九世纪末一位叫孟尼利克二世的国王称帝,统一全国并建都于亚的斯亚贝巴,奠定了现代埃塞俄比亚的疆域。1890年意大利入侵,强迫埃塞受其“保护”,经过近十年的反抗,意军大败,意被迫承认埃塞独立。1930年海尔?塞拉西称帝,但二战期间因意大利再次入侵而逃亡英国。后来盟军于1941年击败意大利,海尔?塞拉西才得以归国复位。   我在埃塞工作期间,凡遇埃塞人,尤其有文化的中上层人士在谈到本国悠久历史时皆津津乐道地称他们的血统来自以色列的“王中之王”所罗门。他们根据圣经中的某些记载,认为公元前约十世纪时埃塞当时的希巴女王因仰慕以色列以智慧著称的所罗门王而率人前往觐见。不料二人坠入爱河,而女王返埃塞后产一混血子,便是后来被奉为第一代皇帝的孟尼利克一世,而海尔?塞拉西则为所罗门王和希巴女王的225代继承人。   埃塞人都以他们的祖先是犹太人和埃塞人的混血血统而引以为荣和自豪。实际上在埃塞除了正教和伊斯兰教外,犹太教也的确占有重要地位。在埃塞也确实有一些被称为黑色犹太人的人群。他们被称为“法拉沙”人。但他们并不认同关于血统的上述说法而认为他们才是圣经中记载的所罗门王和希巴女王的后裔和历史上神秘失踪的犹太家族的后代。而且这一说法似乎也获得了以色列官方的认可。因此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东非爆发大饥荒时,以色列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帮助这些人移居以色列,如今此项行动仍在继续,据说人数已达十余万,成为以色列境内一支不小的黑人犹太人群体。   神奇的古老文字   埃塞这个古老文明的国度,约在公元三百年就有了自己的文字,这是撒哈拉以南其它非洲国家所没有的。这种文字叫阿母哈拉文。我在埃塞工作期间没有学过此文,只会几句问候语而已。据当地人介绍,该文字很复杂,有三十七个表示辅音的基本符号,每个符号又有七种表示元音的变化,最后形成二百余个符号,组成音节字母表。按我的简单理解,就是其字母都是音节,那么多变化的字母就组成各种不同发音的音节。换言之,不管你发什么音,都可找到一个对应的字母来标注。 在埃塞俄比亚城市阿瓦萨,工人们正在一家咖啡加工厂里挑选咖啡豆。   有一次一埃塞友人邀请俞沛文大使夫妇一行到其家作客,在座的还有其他埃塞友人。主人突发奇想把我叫到一旁,要我帮他用中文致辞。我心想,“临上轿现穿耳朵”,怎么能行?他要我尽管教他说几句中文,能否说得像是他的事,不用担心。他要我先搞几句英文客套话,如“感谢大使光临寒舍”,“中埃友谊万古长青”,“祝各位来宾身体健康”之类的话翻译成中文并一字一句念给他听,他当时立即用阿姆哈拉文记下来。然后他又念给我听,我只对其四声稍作纠正后,他也当即记了下来。晚宴上,他居然神奇地用普通话祝酒,一字一句、有模有样地用中国话祝酒。一时语惊四座,他还独出心裁地请我将他的讲话再翻译成英文,博得全场一片掌声   。可见这一古老的音节文字确实可以记录下其它语言所表述的语音。该友人只不过读出他用阿姆哈拉音节文字所记录下来的中国话而已,甚至将我们的四声也给予了关注,难怪听起来简直惟妙惟肖,虽像外国人刚学中文所讲的普通话,但应该说也是八九不离十。   咖啡为何叫咖啡   根据传说,咖啡的起源地是埃塞俄比亚。我们抵达埃塞不久,发现无论走到何处,都是咖啡香气四溢。当地朋友介绍说,咖啡之所以叫咖啡,是因为它的发源地是埃塞俄比亚一个叫卡法(KAFFA)的省。相传该地一位牧羊人意外地发现羊群吃了一种植物的果实后精神特别亢奋,牧羊人尝了尝也感觉吃了后变得异常兴奋。此事传到修道院后,特别得到僧侣们的青睐,因为吃了后使他们在漫长的祷告中保持头脑清醒和兴奋。当地大家都不知这种果实叫什么,便给它取名为卡法豆。时间久了,此物也逐渐演变成今天的饮品,其名的谐音也演变成大家公认的名字――咖啡。   实际情况是埃塞俄比亚的确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咖啡生产国,产量在非洲也是数一数二,世界排名至少也在前十名之内。但由于埃塞人有饮用咖啡的悠久历史,其产量百分之七十都被国人消费而出口并不多。我在埃塞时还发现有埃塞人喝咖啡加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