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头晕或眩晕患者TCD及颈动脉彩超检测分析.doc
头晕或眩晕患者TCD及颈动脉彩超检测分析
摘要:目的 通过对头晕或眩晕患者行TCD及颈动脉彩超检测为临床提高诊断依据并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选择265例临床表现为头晕或眩晕为主诉的患者,选择265名同期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均行TCD及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 TCD检测+颈动脉超声对血管评估有一致性。结论 TCD检查及颈动脉彩超检查简便、无创,两者同时检查有更好的一致性,可提高患者检查阳性率,适宜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关键词:头晕;眩晕;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
头晕或眩晕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普通内科、神经内科及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主要症候群,也是急诊科就诊的常见主诉之一。尽管头晕或眩晕的发生率较高,但某些临床医生对于头晕或眩晕的诊断常常不准确,导致临床治疗效果不佳,增加了患者的烦恼和经济负担。为更深入地对头晕或眩晕的病因分析,现对我院265例主诉为头晕或眩晕患者的TCD及颈动脉彩超检测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们选择2014年1月~12月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临床表现以头晕或眩晕为主的患者265例(头颅CT发现脑梗塞或脑出血等患者除外),其中男167例,女98例;年龄40~72岁,平均(53±1.4)岁,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265名作为对照组,男165例,女100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52±1.3)岁。
1.2方法
1.2.1使用日本阿洛卡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为ALOKAa7,探头频率7.5~10Hz。用专人按同一标准进行检测,观测颈总动脉根部、主干及分叉处,颈内动脉、椎动脉颅外段、锁骨下动脉起始处及近段。观察血管走行、管壁光滑程度、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以及颈动脉斑块部位、大小、回声及形态特点。测量记录管腔内径、IMT值及血流动力学形态特点,观察频谱形态,评估狭窄程度。
1.2.2仪器采用S845GL超声经颅彩色多普勒血流分析仪, 于颞窗、眼窗、枕窗探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大脑前动脉(ACA)、眼动脉(OA)、颈内动脉虹吸部(SCA)、双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分别检测并记录各血管的收缩峰值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频谱形态、血流方向、声频信号、博动指数。
1.3诊断标准
1.3.1颈动脉彩超检测颈动脉异常标准 将颈动脉1.0 mm≤IMT1.3 mm视为内膜增厚,分叉处1.2 mm≤IMT1.5 mm视为内膜增厚,IMT≥1.5 mm判定为斑块形成;锁骨下动脉1.3 mm≤IMT1.5 mm视为内膜增厚。狭窄程度评价标准:①轻度狭窄:管腔狭窄小于50%;②中度狭窄:管腔狭窄50%~69%;③重度狭窄:管腔狭窄达70%~99%[1]。
1.3.2 TCD检测血管狭窄的诊断标准 ①颅外血管狭窄标准:收缩期峰流速120 cm/s,伴或不伴涡流、杂音,低频增宽等频谱形态异常;②颅内血管狭窄标准:颈动脉系统血管平均血流速度120 cm/s,或收缩峰血流速度160 cm/s,伴或不伴涡流、杂音以及频谱形态改变、低频增宽;或两侧血流不对称差别大于20%者。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狭窄的诊断标准为平均血流速度80 cm/s,伴涡流或杂音,收缩期峰值流速大于100 cm/s;③血流速度减低标准:颈动脉系统血管平均血流速度40c m/s为血流速度减慢。椎基底动脉系统平均血流速度20 cm/s为血流速度减慢;④血管闭塞的诊断标准:闭塞远端无血流信号或闭塞远端血流速度减低、波峰圆钝呈蠕动波、侧枝循环形成。
2 结果
所有受检者TCD椎基底动脉均能显示理想的血流信号,检出率(265/265)100%。265例头晕或眩晕患者中TCD频谱形态S1S2的225例(85%),收缩峰圆钝,S2S1的40例(15%)。对照组与观察组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检测结果,见表1,两组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颈动脉超声检测及TCD检查动脉硬化病变情况见表2,两组检测结果的比较,观察组出现动脉硬化等病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眩晕是空间定位觉障碍产生的运动的幻觉或错觉,是患者主观空间定向觉错误。维持平衡主要依赖于由前庭系统、视觉、本体感觉组成的平衡三联,前庭系统是维持平衡、感知机体与周围环境的主要器官[2]。通过对BA收缩期血流速度检查结果显示:265例正常人BA收缩期血流速度为(62.32±5.98)cm/s为233例(88%),高于观察组84例(32%);而观察组BA收缩期血流速度(40.61±7.13)cm/s为152例(57%),高于正常的6例(2%);BA收缩期血流速度(57.86±7.82)cm/s观察组为29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学生学习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doc
- 大学生就业指导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思考.doc
- 大学生廉洁思想认知误区与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探讨.doc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的建立.doc
- 大学生心理安全隐患的预防与对策研究.doc
- 大学生校园咖啡厅创业的意义与尝试.doc
-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微博载体建设探析.doc
- 大学生科技创新现状问题及对策.doc
- 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与社交孤独的关系:一项交叉滞后分析研究.doc
- 大学生网络学习拖延与自我效能和自我调节.doc
- DB4117T392-2024 人工影响天气37mm高炮及火箭发射架地面安全射界绘制规程.docx
- DB4110T 80-2024 重大突发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服务规范.docx
- DB41_T 2450-2023 淫羊藿(箭叶淫羊藿)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107T 516-2024 厚皮甜瓜大棚栽培熊蜂授粉技术规程.docx
- 黄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DB4103T164-2024).docx
- DB22∕T 2935-2018 家居常规保洁服务质量规范.docx
- DB4109_T 001—2024 濮麦 8062 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109_T 002—2024 冬小麦抗旱节水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113_T 090-2024 陶器文物修复技术规范.docx
- 猕猴桃贮藏保鲜与运输技术规程 DB4113T 101-2025.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