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寻找作文源头活水.docVIP

如何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寻找作文源头活水.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寻找作文源头活水.doc

如何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寻找作文源头活水   摘要:语文不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简单相加,语文教学应该和生活接轨,而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更应该在生活之中,引导学生用心感悟生活、体会生活,才能让他们的心长出触角,保持内心清澈,感受细腻情感,写出真实生动的文字。   关键词:作文;引导;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056   有位特级教师曾这样说:“语文教学的活水在生活之中。语文与生活、教材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语文教学才有活的课堂和课堂的活水。”同样,作文教学只有和生活紧密结合,才能让学生寻找到源头活水,才能让作文教学真正活起来。   一、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在生活之中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学生写作时搜肠刮肚却毫无思路,冥思苦想却言之无物。   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看似普通的生活中感受无限的美丽,在看似平凡的生活中感受不尽的魅力。比如鼓励他们写日记,记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作文教学需要师生和谐、师生互动、共同创造。只有这样,才能让作文教学充满鲜活之气。教师可以把自己的随笔展示给学生看,用自己的文字告诉他们生活处处皆有可感、可写的东西。由于这些文字的创作者就在他们的眼前,他们对教师的文字的兴趣会远远大于那些优秀作文,而教师的文字无疑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当师生成为彼此生活中情感的共享者和经历的分享者时,你就会惊喜地发现学生的情感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学生的文字随之也有了改变。一位同学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梦幻般的清晨总是拖着朦胧的睡眼在闹钟的催促下起床,总是带些无奈地推开门迎接枯燥的一天,但今天却不同寻常。   今天是惊蛰,妈妈为我放在火炉上的梨已热烘烘的,我吃了一个,感觉舒服极了,当我推开门,眼前的一切让我以为还在梦中:地上似有非有地盖着一层似雪犹霜的东西,天已然亮了,却有一层极薄的轻纱,树上的枝桠依稀可见,却有种说不出的模糊。   出了院子,我才发现,外面和院子里一样,我好奇地用手指粘起地上的东西来看,手竟然没有一点湿,只是沾了点泥土。我更加好奇了,因为我总觉得有什么东西落在脸上,却是什么也摸不着,看不到,到处都泛着白色,真的太奇妙了。   这绝对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的如梦幻一般的清晨。   细腻的笔触把生活中简单的事件娓娓道来,冬天一个起雾的早晨,在他的笔下变得有了诗意,真实的感受,细致地描述,他的心像长出了细细的触角,感受到了生活细微的东西,淡淡的生活气息,让他的文字也因此有了灵魂。   二、作文教学的活力在活动之中   作文教学的活力在活动之中,活了有动力,动了添活力,“动”不起来,“活”不下去。活动常变常新,作文魅力永存。   作文教学不应只是教室里学生默默写作,课堂下,教师辛苦批改。如果学生没有想要表达的欲望,没有被唤起创作的激情,作文教学就是一潭死水,枯燥无味,学生也不会真地爱上作文、爱上文字。所以,教师应该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作文课的形式多样起来,唤醒孩子们潜在的能量。   在作文课上,教师还可让学生朗诵自己摘抄的美文段落,并说出推荐理由,当孩子们在讲台上声情并茂地朗诵,侃侃而谈他对本文的认识的时候,他们已经从这些文字中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汲取了精神的能量。有个安静的女孩子就曾写下这样的文字:   我以前的同桌是个可爱的男孩。   而我是个乖孩子,有人曾说我规矩地像个中世纪的修女,每当这时我只会微笑着面对他们的评论,不争不辩,因为我不在乎,我想我真的不在乎。   有一天,同桌的他突然说了一句话:其实你是一个内心脆弱的孩子,突如其来的一句判断。我有些惊异,但依然微笑,只是心里有种触动,一丝丝莫名的感动在心中回荡,绵延。   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看书,他总会来逗弄我,弄的我气急败坏,而他总是笑着说,你看书的时候像石雕一样,我总是忍不住想去逗你啊!看着他一脸的无辜,我只能作罢。   分班的时候,同桌的他站起来帮我送书,我心里有感激和欣慰,我想我不难过,至少我还不是一无所有。可泪水还是一滴滴落下,终于泪流满面。   她的文字把青春期孩子内心懵懂而微妙的感情美丽地描述出来,就像一朵紫色的丁香花,散发着淡淡幽香,让人回味。这样的文字是从心里流淌的文字,自然而清新,生动而不做作。   当作文的课堂把孩子们从被动地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冥思苦想、痛苦写作中解放出来,当作文课帮孩子们找到了作文的源头活水,当作文课唤醒了孩子们内心的力量。作文就不再是望而生畏的难题。一位同学有一篇隽永的文章,这篇来自生活体验的文章,立意简单却含义深刻。   枣如人生,人生如枣   “呵,没想到那颗枣还在!”这已是我不知第几次感慨了。   四天前   “我打,我打,好一个顽皮的枣。没事长那么高干嘛,难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