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朝晖别样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旭日朝晖别样红.doc

旭日朝晖别样红   和林中交谈,其实是一次周末的林中漫步。他和蔼,从容,低调中温养着睿智,内敛中蕴藏着严谨。   骨子里,睿智和严谨是他的“外王之道”,善良与朴实才是他的“内圣之本”。   一个闽北的青年,从建瓯走来,从厦门走来,在黄浦江畔放眼全国,下一盘好大的棋。   上海旭辉。北京旭辉。天津旭辉。重庆旭辉。福州旭辉。长沙旭辉。合肥旭辉。厦门、苏州、嘉兴、镇江、廊坊――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中西部……   当“旭辉”的光芒在新近“2012房地产品牌高峰论坛”熠熠夺目时,本刊和“旭辉”掌门的接触也就顺理成章了。   峥嵘岁月稠   红日照彻蓝宇,居中横向勾勒出一个隶体的白色“人”字,隐喻着“以人为本”。这就是旭辉地产logo标签。   5万元起家,30出头闯上海。然后立足上海,布局全国,12年来,旭辉地产在林中的率领下,健步攀升,已稳居中国房地产“50强”行列。   口音中稍带南音。他抽烟,但谈话时常常放下。   《新民周刊》:首先祝贺“旭辉”最近荣获“2012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品牌价值成长性10强”。大家知道这是一项全国性的荣誉,至此,“旭辉”的棋局已很大,而公众对“下棋的”也越来越好奇,能不能和大家聊聊你一路怎样走来?比如1992年,对于中国、对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   林中:对,巧得很,“1992”,对改革开放是个坐标,对我的一生,也是个坐标,事实上,中国有一大批企业家都叫“92派”。   《新民周刊》:1992年你似乎大学毕业不久,这一年对你很重要,你当年创业的动力是什么?你曾说:“我赚了10万我就可成家了”。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经济状态?   林中:(大笑)“30岁前能赚10万,成家娶老婆不用家里掏钱!”没错,我是说过类似的话,也是我当年真实心情,现在看来真没出息(笑)!父亲很早就对我们说,自己赚钱成家啊,结婚别用家里钱!我的家乡建瓯在福建山区,闽商有一个精神就是――拼搏,那个时候我们经常唱“爱拼才会赢”。因为福建很多地方山上都是石头,是不长粮食的。太多的人为什么要出洋?没有什么浪漫情怀,是因为家里没法活了!“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才誓不还”――环境逼的。这也就是闽商拼搏精神的基因和血液。   现在回首,觉得1992年创业的心态和动力很简单: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   厦大毕业后,我进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做销售,由于大学没有学习过房地产专业,不够了解,我拼命学。彼时公司并没有说要做市场调研,我自己却跑遍了厦门的大街小巷收集问卷;公司没有要求去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我自己做足功课……就这样,抱着积极的心态,我很快就适应了销售这份工作,并且培养出了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新民周刊》:市场洞察力的培养,你有什么小故事吗?   林中:1991年,我受到一位朋友的启发,用自己存下的2万元,以及向亲朋好友借来的几万元买下了一套期房,当时市值9万元。那时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投资概念,纯粹想尝试一下。没想到,等到第二年期房交手,这套原本9万元的房子转眼翻到了20多万!当时我便出手转卖掉了。还掉借款,我在这一进一出中,盈利不少,第一次试水了理财概念,也第一次感受了房地产的利润。   那年我23岁。   《新民周刊》:“国企房产”很稳啊,你是怎么想到“下海”的呢。   林中:那时候我下海最大的愿望是获得更多的财富,并不是有一个非常崇高的“实业报国”的理想,这是大实话。   当年的创业虽然简单,但是创业也是具备三个条件的,第一,我抓住了商机,这个商机就是厦门房地产在1991、1992年刚开始萌动,整个行业内是十分缺乏中介服务商的,包括代理销售、策划、房屋买卖租赁,这块市场是空白,而我恰好熟悉市场销售,看准这个商机,我们就注册了厦门永升物业代理有限公司。   第二,要有创业成本,为什么做销售代理?因为这样的公司创业门槛比较低,不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公司,不需要很大的资金。我们当时七拼八凑只有50万元的注册资本金,开业后账上就只有5万元了。但我们靠的是智力而不是资本。那年我刚24岁。   第三,机会成本低,无后顾之忧,我有很多朋友,当了科长、副处长,手上有很多资源,他们不敢创业是因为他们怕创业失败了,回去处长就没有了(笑),创业成本比较高。但我没有患得患失。如果失败了,我光脚不怕穿鞋,还可再回公司打工嘛,出去锻炼了几年,做了更多的项目后,有了更多的管理经验和市场经验,回体制内做一个营销总监不会有问题,所以1992年我就下海了。   《新民周刊》:那么多年过去了,你还记得公司最初的模样吗?还记得你的“第一桶金”吗?   林中:公司最初的模样吗,一幢独栋楼房,当然是租的。一层是员工办公区,二层是会议室及经理办公室,第三层是我自己的住所,吃住都在一起,这就是公司最初的模样。   公司成立后,我一家一家拜访原先的客户。大概因为我一贯的老实和踏实吧,不少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