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外大街上的回民饭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朝外大街上的回民饭馆.doc

朝外大街上的回民饭馆   北京城有许多条老街道。老街上有许多东西,在这个城市发生了巨大变化之后才让人们深深地怀念。朝外大街上的清真饮食店,那些小饭馆做出的美味佳肴,就一直珍藏在老朝外人的记忆里。我的家就住在朝外大街附近,我在北京生活了50多年。33年前的秋天,我参加工作被分配到离朝外大街很近的一家运输公司当随车装卸工,从此每天在外就餐。这半个流浪汉的职业,让我吃遍了朝外大街上的每一家饭馆。那些清真饮食店确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年轻人更爱吃的烧烤、翅吧代替了曾经的回民餐厅   朝外大街历来就是一条繁华而古老的街道,一年四季无论春夏秋冬总是很热闹。大街南北两边是大片的胡同和灰色平房。这片街区聚集着回族和汉族的居民,在饮食文化上自然也就呈现出多样性。这就是街上有许多家汉民饭馆和回民饭馆,尤其是那些回民饭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末,这条街上共有过4家回民饭馆,从西边说起第一家便是朝外回民餐厅,然后是坛口回民饭馆、兴盛回民饭馆和紫光园餐厅。凡是回民饭馆都在门口最显眼的位置挂一个绿底白字的牌子,那上面写着穆斯林的经文,提醒就餐者这里是回民饭馆,要尊重人家的民族习俗。在我的记忆中先有路南的两家,然后才有路北的两家。   我就从南边这家说起吧,那里是一个路口,路西就有一家饭馆,叫坛口食堂。已经69岁的朝阳文史民俗专家马仲清先生,本身是回民,从小生活在那里,对朝外地区几十年间的变化非常清楚。他的《朝外南下坡》一书中,曾记述坛口食堂:它经营面积不大,有五六十平方米。每天早晨供应早点,有炸糕、油饼、包子、烧饼、糖耳朵、麻团、盆糕……还有面茶、豆泡汤、羊杂碎汤、豆粥等常见的流食。坛口那地方历来就是朝外一个热闹的地方,每到饭点的时候,很多顾客进进出出。这里也供应正餐和晚餐。夏天的日子外面的天很热,我们车上只要有回民职工,每到饭点的时候我们就去回民食堂。那时候我们像踏进自己的家门一样走进饭馆,要来一碗凉凉的麻酱面和一瓶凉爽的啤酒,再来一盘煮花生或酱牛肉,很惬意地吃一顿。小饭馆给人一种很亲切的感觉。尤其是到了秋天的时节,傍晚时分,朝外大街上人很多,饭馆的服务员在门口支起货摊,卖现炸的松肉,这可是回民的特色食品。它用薄薄的豆皮裹着鲜嫩的羊肉,佐以葱花、姜末、面粉、五香粉、味精和盐等。这些东西搅拌在一起,卷成拇指般粗细,切成一段一段的。经滚热的油一炸,每一块都呈金黄色,摆在玻璃柜台里,香味早就在周围弥漫开来,引得路人停下脚步排队购买。那里有时也卖煮羊头肉,这种食品也被称为清水羊头,半透明的羊头被晾凉后,切得薄如纸片。坛口食堂给人一种很平民化的感觉。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也富裕起来。我在那里买过多种回民小吃,其中糖卷果尤为喜爱。它是用葡萄干、红枣、莲藕、蜂蜜、淀粉、面粉蒸制而成的,吃一口满口香甜,各种食品的味道融合在一起,顿时唇齿留香,生活也跟着甜蜜起来。坛口食堂的职工多是住在朝外的回民。经理杨永庆是一位做清真食品的好手,而且热爱这一行,在北京餐饮业技能竞赛中获得过第一名。相声大师侯宝林曾根据他的事迹进行相声创作,赞扬他的爱岗敬业精神。我们家因为离那里很近,我与他也成了半熟脸儿,见面儿也点个头说句话。 当年回民饭店旧址   聊完这家咱再往东走,朝外大街有个三间琉璃坊牌楼。往东一溜达就是兴盛回民饭馆,这里离我们家很近。我上中学时,有时候母亲早晨上班前很忙,无暇顾及我们的早点,就叮嘱我去那里买几个油饼或火烧回来吃。兴盛回民饭馆是一座二层小楼,营业面积有二三百平方米,是朝外大街上最大的回民饭馆。这里每天自然少不了最招人的正餐和晚餐。顾客多是摆桌的人,点上一盘葱爆肉、红烧牛蹄筋、红烧牛尾,切一盘酱牛肉,一盘煮花生米、炒豆腐和扒鸡。桌子中间再有一锅热气腾腾的涮羊肉火锅,两瓶二锅头,聚上三五个朋友,喝着聊着好不热闹。清人严辰缁在《忆京都词》中描写旧京隆冬时节人们围炉沽饮涮火锅的情景时,这样说:“围炉聚饮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不似此间风满屋,热炭不嫌樱火毒。”那些年我们运输公司的司机常会有些额外的收入,我参加工作后经常能在那里看到他们。尤其是深秋的夜晚,从外面看热气扑得满窗都是。饭厅内灯火通明、人影幢幢,那情景很令人羡慕。后来那里成为朝外大街饮食业改革的一面旗帜。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个秋天,那家饭馆最先有了一个大动作,把原来的二楼也改成了营业大厅,还设了雅座。小楼的外观也重新进行了装修,俨然一座新楼,重新开张的那天小二楼还铺上了地毯。很多人围观看剪彩,北京市的主要领导人也去了,这在当时可是轰动性新闻。第二天的《北京晚报》都有报道,那家饭馆从此成为朝外大街上最有档次的回民饭馆。我在那里参加过一次回民朋友的婚礼,其中的一道菜,油闷大虾味道很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今是写字楼和底商的天下   路南的两家说完了,再说另外两家,它们都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