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七十一
血门
黄帝素问
五脏生成篇
诸血者,皆属于心。
【注 血者,神气也。中焦之汁,五脏之精,奉心神化赤而为血,故诸血皆属于
心。】
平人气象论
臂多青脉曰脱血。
【注 臂内浮见之络脉多青,因血脱而不华于血也。】
三部九候论
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
【注 血病者,邪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故身有痛也。】
阴阳别论
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
【注 阴气结于内,而不得留行,则血亦留聚而下泄矣。一阴结,便血一升;二阴并
结,便血二升;三阴俱结,便血三升。此概三阴而言也。】
腹中论
帝曰: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
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曰血枯。此得之少年时有所大脱
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
【注 胸胁支满者,肝虚则胸胁胀满。食气入胃,散精于肝,肝气伤,故妨于食。肝
臭臊,肺臭腥,不能淡渗皮毛则肺虚,无所归藏于肝则肝虚,肝肺两虚,是以病至则先闻
腥臊臭也。肺气虚,出清腋;肝脏虚,先唾血也。不能充肤热肉,则四肢冷。肝开窍于
目,故目眩也。肝主疏泄,时时前后血者,肝无所藏而虚泄矣。醉以入房,在男子则精
伤,在女子则月事衰少不来。气生于精血,精血虚脱则气竭矣。】
帝曰:治之奈何?复以何术?岐伯曰:以四鰞鲗鱼骨、一茹藘,二物并合之,丸以雀
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利肠中肠中 《素问》腹中论新校正云,按
别本一作「伤中」。及伤肝也。
【注 鰞鲗骨主补益肾脏之精血。茹藘即茜草,能生血通经。丸以雀卵者,因气竭
肝虚,补血而补气也。气血乃中焦所生,故宜饭后而服。鲍鱼味咸,气臭主利下行,故饮
鲍鱼汁,以利肠中而后补肝也。】
厥论
太阳厥逆,僵仆,呕血,善衄,治主病者。
【注 阳气厥逆,故僵仆。阳气上逆则呕血,阳热在上则衄血。此太阳之气厥逆于
上,以致迫血上行。】
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呕血。
【注 阳明悍热之气上逆,则迫血妄行。】
气厥论
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蔑瞑目。
【注 胆气上升,则热随入脑,脑渗则为涕;而热气上升于络脉则为衄;淡渗皮毛
之血,不能化液为汗则为蔑;邪热伤气而阳气虚则目瞑。】
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
【注 肝主血,故热甚则衄。】
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
【注 胞移热于膀胱,是经血之邪移于膀胱,故溺血。】
四时刺逆从论
少阴濇则病积,溲血。
大奇论
脉至而搏,血衄身热者,死。脉来悬钩、浮为常脉。
【注 脉搏击而血衄者,经热盛而迫血妄行。血脱,故身热也。悬钩者,心之脉
也。浮者,肺之脉也。心主血脉,肺主皮肤,而开窍在鼻,心脉来盛,上乘于肺而致衄,
此衄之常脉也。】
五常政大论
少阴司天,热气下临,肺气上从,喘呕,寒热,嚏、鼽、衄、鼻窒。
【注 喘呕、寒热、嚏、鼽、衄、鼻窒,肺之病也。】
金不及曰从革。从革之纪,其病嚏、咳、鼽、衄,从火化也。
【注 嚏、咳、鼽、衄,金之病也。】
少阳司天,咳、嚏、鼽、衄、鼻窒。
【注 咳、嚏、鼽、衄、鼻窒,皆肺病也。】
气交变大论
岁火太过,炎暑流行,金肺受邪,民病咳喘、血溢、血泄、注下,上临少阴少阳;下
甚血溢泄不已;太渊绝者,死不治。
【注 诸戊之岁,火运太过,火胜则克金,故金肺受邪。肺朝百脉,阳脉伤则血溢
于上,阴脉伤则血泄于下。上临少阴、少阳,是司天与岁运相合,火气更甚。心主血脉,
下甚则迫血下泄而不已也。太渊,肺金之俞穴,火亢极而金气已绝,故为不治之死证。】
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甚而血溢。太冲绝者,死不治。
【注 诸庚之岁,金运太过,燥气流行,则肝木受病。肝主藏血,故血溢也。太
冲,肝之俞脉。】
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肩背瞀重、鼽嚏、血便注下。
【注 岁金太过,六乙岁也。金运不及,则所胜之火气乃行。肺俞在肩背,故民病
肩背,肺是动甚则交两手而瞀。鼽嚏肺病也。血便注下,火迫血液下注也。】
六元正纪大论
少阳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初之气,其病气怫于上,血溢血崩。
【注 少阳司天,寅申岁也。初之间气乃少阴君火,主气乃厥阴风木。血溢血崩,
风火之为病也。】
三之气,民病血溢鼽衄。
【注 民病血溢鼽衄,风火之气也。】
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白喉全生集-清-李纪方.pdf
- 爱月庐医案-清-佚名.pdf
- 白喉条辨-清-陈葆善.pdf
- 百家针灸歌赋--.pdf
- 包氏喉证家宝-清-包三述.pdf
- 备急灸法景宋本-宋-闻人耆年.pdf
- 保婴撮要-明-薛铠.pdf
- 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pdf
- 本草便读-清-张秉成.pdf
- 本草崇原-清-张志聪.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278至卷279-汗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280至卷282-渴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283至卷285-哮喘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285至卷287-疸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288至卷291-疟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292至卷294-厥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295至卷297-癫狂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298至卷298-痫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299至卷300-瘟疫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301至卷302-瘫痿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