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三百五十九
外科痈疽疔毒门
【按 外科证生于各部分者,已详前杂病例中,如发脑、百会等病之见于头门;发
面、发颐等病之见于面门;瘰疬、天柱等病之见于颈门;发背、对心等病之见于背门;内
痈并疽见于胸门;臁疮、鹤膝见于四肢;妒精、疝癫见于前阴之类,此皆不复赘。】
黄帝素问
生气通天论
膏粱之变,足生大疔,受如持虚。
【注 高粱,厚味也。味厚伤形,气伤于味,形气伤则肌腠虚矣。高粱所变之热
毒,逆于肉理而多生大疔。盖肤腠虚而热毒乘之,有如持虚器而受之也。】
荣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
【注 邪逆于肉理气分,而阴阳不和则生痈肿。经曰:阳气有余,荣气不行,乃发
为痈;阴阳不通,两热相搏,乃化为脓。】
阴阳别论
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
【注 三阳者,太阳也。太阳之气主表,邪之中人始于皮毛,邪正相搏,发为寒热
之病矣。太阳主开,病则开阖不得,邪气从之,逆于肉理,乃生痈肿。】
异法方宜论
东方之域,其民食鱼而嗜咸,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注 鱼性属火,咸又胜血。《灵枢经》曰:饮食不节,阴气不足,阳气有余,荣
气不行,乃发为痈。】
脉要精微论
帝曰:诸痈肿筋挛骨痛,此皆安生?岐伯曰:此寒气之肿,八风之变也。帝曰:治之
奈何?岐伯曰:此四时之病,以其胜治之愈也。
【注 以胜治之者,以五行气味之胜治之而愈也。如寒淫于内,治以甘热;如东方
生风,风生木,木生酸,辛胜酸之类。】
通评虚实论
所谓少针石者,非痈疽之谓也。痈疽不得顷时回。
【注 痈疽之患,荣卫血气并实,皮肉筋骨皆伤,非若四时之有浅深,冬时之少针
石也。痈者拥也,疽者阻也,谓热毒外拥内阻,宜即刺之,不得迟延时顷,而使邪毒之回
转也。】
气穴论
邪溢气壅,脉热肉败,荣卫不行,必将为脓;内销骨髓,外破大腘,留于节凑,必将
为败。
【注 夫气为阳,邪留于肌腠之气分,邪正相搏,则为病热,故有壅脓消破之败证
矣。邪气淫溢,则正气自壅,溪谷之气与脉相通,是以脉热于内而肉败于外也。荣卫不
行,则血气留滞,而为壅脓。腘,足之股肉也;节凑,筋骨相连之处。邪留其间,则筋骨
必将为败矣。】
气交变大论
岁木不及,复则炎暑流火,病寒热疮疡痱疹痈痤。
【注 皆暑热之病也。】
岁水不及,民病寒疡流水。
【注 此寒毒而无热化,故发为寒疡流水而无脓也。】
五常政大论
委和之纪,其病支废痈肿疮疡。
【注 皆金盛而邪伤肝也。】
卑监之纪,其动疡涌分溃痈肿。
【注 土运不及,则化气不能施其令,逆于肉理也】
赫曦之纪,其病笑疟疮疡血流。
【注 皆火热之为病也。】
坚成之纪,其动暴折疡疰。
【注 暴折金受其伤,疡疰皮肤之疾也。】
少阴司天,热气下临,甚则疮疡。
【注 暑热淫盛也。】
灵枢经
痈疽篇
黄帝曰: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
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
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切而调
之,从虚去实,泻则不足,疾则气减,留则先后。从实去虚,补则有余,血气已调,形气
乃持。余已知血气之平与不平,未知痈疽之所从生,成败之时,死生之期有远近,何以度
之?可得闻乎?岐伯曰:经脉流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合纪。故天宿失度,日月薄蚀,
地经失纪,水道流溢,草蓂不成,五谷不殖,经路不通,民不往来,巷聚邑居,则别离异
处,血气犹然。请言其故!夫血脉荣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寒邪客于经络
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
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
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营,经脉败漏,熏于五脏,脏伤故死矣。
【注 人之血气流行,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昼夜环转之无端也。一息不运,
则留滞而为痈,多不治之死证矣。】
黄帝曰:夫子言痈疽,何以别之?岐伯曰:荣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
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
能陷,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黄帝曰:何谓疽?岐伯曰:热气淳盛,下
陷肌肉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
以坚,上如牛领之皮;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