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沉积cu牺牲层工艺用于制备面外运动电热微驱动器 fabrication of electro-thermal actuator moving out-of-plane by electroplating cu as sacrificial layer technology.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化学沉积cu牺牲层工艺用于制备面外运动电热微驱动器 fabrication of electro-thermal actuator moving out-of-plane by electroplating cu as sacrificial layer technology
第4期 微细加工技术 No.4
2007年8月 MICROFABRICATIONTECHNOLOGY Aug.。2007
文章编号:1003.8213(2007)04-0047.03
电化学沉积Cu牺牲层工艺用于
制备面外运动电热微驱动器
张丹,丁桂甫,蔡豪刚
(上海交通大学微纳科学技术研究院。上海200030)
摘要:用电化学沉积Cu作为牺牲层制备面外运动电热微驱动器的悬空结构,并建立了一种简单、可
靠的牺牲层工艺技术。该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简单、牺牲层易获取、释放简单、腐蚀选择性好、结构
保存完整等优点。通过退火去除残余应力、使用丙酮和F113进行悬空结构释放等方法改进工艺,
可以得到理想的器件。证明电化学沉积Cu是比较好的制备悬空结构的牺牲层工艺。
关键词:Cu;牺牲层;电热微驱动器
中图分类号:TN405 文献标识码:A
层材料主要有硅、聚酰亚胺和光刻胶[3J等。大多数
1 引言
牺牲层的制备往往需要通过高温淀积、氧化等复杂
工艺,去除刻蚀时选择性不太好,速度也较慢,光刻
在MEMS器件中,微驱动器是一个主要组成部胶等材料由于不耐高温,充当牺牲层时会给后继工
分。根据其运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面内驱动器和面 艺的选择带来很大的局限性。
电化学沉积Cu牺牲层工艺在这方面就显得比
夕b(out.of-plate)驱动器。现有的面外热驱动器多为
多层结构,如双层电热微驱动器,它由两种热膨胀系 较有优势。首先,电化学沉积Cu相当方便,只需要
数不同的材料构成,当存在一定的温度差时,由于每 用图形化的光刻胶做掩模进行电镀即可进行,沉积
层材料的热膨胀程度不同而产生向外的位移。最常 速度也较快,可以达到3pro/rain,对厚牺牲层工艺
见的为金属和氮化硅、多晶硅或二氧化硅等材料构 比较适合,同时也可以保证表面较为平整;其次,去
成的双层膜悬臂结构…1。这些器件的制备通常采用 除Cu较为容易,通过稀盐酸加双氧水即可轻易地腐
体硅加工工艺,在碱性溶液中实现悬空结构的释放, 蚀去除;并且用稀盐酸去除Cu牺牲层时选择性较
它需经高温,对工艺条件要求高且复杂。 好,由于Cu是耐高温材料,因此使用Cu做牺牲层在
而表面微机械加工技术则是通过多层膜淀积和 后继工艺中可以使用高温工艺。因此电化学沉积
图形化加工来制备三维微机械结构,其中基底本身 Cu牺牲层工艺在制备悬空结构时具备独特的优势。
不被加工,器件的结构部分由淀积的薄膜层制得,结
构与基体之间的空隙则由牺牲层技术获得。牺牲层 2制备工艺。
在工艺过程中起到支撑结构层的作用,并且可以形
成所需形状的空腔。在微器件制备的最后工艺中除 电化学沉积Cu牺牲层工艺用于制备面外运动
去牺牲层即可获得所需的悬空结构[2】2。牺牲层去除 双层结构电热微驱动器的工艺流程如下:
的原理是利用刻蚀选择性较好的化学腐蚀剂对牺牲 a)对玻璃基片进行清洗,预处理基片。
层进行腐蚀但保留结构材料。目前运用较多的牺牲 b)玻璃基片上溅射Cr/Cu种子层,之后在
收稿日期:2007—05一ll;修订日期:2007.05.18
作者简介:张丹(1981一),女。江苏常州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基于MEMS技术的电热微驱动器。
万方数据
微细加工技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洋二十载迈向更高峰——访中科大洋新闻制作网络事业部总经理骆健.pdf
- 大洋电视节目包装技术研究.pdf
- 大运会开幕式通信保障任务顺利完成.pdf
- 大型住宅小区整体覆盖研究 research on the overall coverage of a large residential area.pdf
- 带倒角的波导h面阶梯滤波器分析及设计 analysis and design of milled h-plane waveguide filter.pdf
- 带功放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pdf
- 带功率放大器的扬声器管理系统plm10000q.pdf
- 带区分服务扩展的802.11mac协议及其性能分析 class of service extension of 802.11 mac protocol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pdf
- 带修正因子的均值和中值滤波算法研究 research on methods of mean and median filters with adjustable factors.pdf
- 代理商佣金系统因子公式的实现方法 the factor formula of agent commission.pdf
- 电镀填孔影响因素分析 analysis of electroplating influence factors for through hole filling.pdf
- 电荷俘获存储器阻挡层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f blocking layers in charge trapping memories.pdf
- 电化学刻蚀半导体的结构分析 structure analysis of electrochemical etching semiconductor.pdf
- 电化学乙醇气体敏感元件及其敏感特性研究 study of electrochemical ethanol gas sensor and its sensitive characteristics.pdf
- 电解铜箔生产中的质量控制点 quality control points in electrodeposited copper foil production.pdf
- 电力通信综合数据网市县互联优化方案 the interconnect optimization scheme of integrated dat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 power supply bureau.pdf
- 电力系统负荷模式日相关性模糊聚类分析方法 daily coherence fuzzy cluster analysis method of power system load pattern.pdf
- 电力系统通信中光纤通信的发展前景.pdf
- 电力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法律构建.pdf
- 电流型z源逆变器在风电并网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current-fed z-source inverter in wind power grid.pdf
最近下载
- 电子对抗原理与技术(第3版)全套PPT课件.pptx
- 冷拼课件教学课件.pptx VIP
- 最新2025年秋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PPT课件(含抗战胜利80周年内容).ppt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 2024年秋季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docx
- 吴清忠:人体复原工程.pdf VIP
- 川崎 Kawasaki 2022款 Z 400 中文用户手册 使用说明书2021年4月14日印刷.doc VIP
- [北京]冷轧带钢工程薄板酸轧设备基础施工方案.doc VIP
- 全国教学能力比赛《声临其境·影视配音要旨》教案(一等奖).pdf
- (高清版)DB36∕T 713-2013 高速公路红砂岩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pdf VIP
文档评论(0)